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范围:

工作管理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英文网站
首页 > 报告 > 报告 > 全国公众信息服务门户网站

2008-2009年学科进展研究

2009-05-18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供稿本文被阅读过13259次[推荐][打印][保存][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科协组织开展学科发展研究及发布活动,及时总结、报告自然科学相关领域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是一项集成学术资源、推动科技进步的基础性工作,对科研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及时了解和准确把握相关学科发展动态,适应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2006年开始启动学科发展研究以来,中国科协在2006、2007两年内先后组织52个全国学会开展了50个相关学科的进展研究,近2000名专家学者直接参与了研究报告的编写工作,4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与了学科发展的研讨。2008年又组织中国化学会等28个全国学会,对化学、空间科学、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昆虫学、心理学、环境科学技术、资源科学、实验动物学、机械工程、农业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航空科学技术、兵器科学技术、冶金工程技术、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纺织科学技术、食品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林业科学、水产学、中医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28个学科的学科进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编撰出版了28卷学科发展系列研究报告和1本综合研究报告(2008-2009)。今天发布的内容主要概括上述28个学科近年来的进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重大科学发现与方法创新促进基础学科发展。

  两年来,我国基础学科取得了快速和显著的发展,突出表现为:基础研究更加扎实、深入,新兴学科发展迅速,传统学科不断涌现新生长点,面向国家、社会重大需求和面向实际应用的成果数量与质量明显提高,学科分布格局更趋于与国家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国际趋势相符合。研究重点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新成果不断涌现,学术交流更加广泛,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有新的提升。

  在化学动力学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应用理论化学动力学方法,通过与实验研究的紧密结合,发现F+H2反应体系中HF(v=3)前向散射是由于反应体系通过离心势垒时放慢通过所造成的,否定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等早先有关HF(v=3)前向散射是由于反应共振态所引起的推测。研究者还利用自行研制的交叉分子束—氢原子里德堡态标识探测新装置,以几个波数的光谱精度开展了动力学研究,为高精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验基础数据;通过重新构建势能面,首次实现了通过反应动力学实验直接以几个波数的光谱精度探测化学反应势能面的目标。该系列高精度实验和精确理论相结合的研究为经典反应体系中的共振态现象提供了清晰答案,解决了国际上30多年来化学研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

  在空间物理学方面,我国形成了具有创新特色和独成体系的星座系统,首次形成了地球空间“6点探测”,引发了国际上磁层研究的新焦点。我国学者提出“电离层风”的概念,明确指出“电离层风”尾向流对磁层亚暴的触发过程起重要作用;观测尾向流和地向流相互作用形成锋面区,锋面区中形成亚暴膨胀相开始的触发过程和相关现象;发现弓激波前太阳风中的离子空洞,对太阳风结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出了一种能得到更为准确反演结果的新型中性原子成像反演模型。

  在自然地理学方面,我国学者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摸清了过去2000年来我国北方沙漠化过程、演替序列、格局和驱动机制;揭示了土壤风蚀和沙尘起动的物理机制,确定了土壤风蚀容忍量、定量评价体系,风沙电场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和影响,及沙尘源区、移动规律和形成机制,建立了沙尘暴监测、预报预警方法和系统;探究了沙漠化过程中植物的受损过程、适应对策和植被恢复机理,阐明了我国近50年沙漠化的过程、成因、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国家防沙治沙和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地质勘察方面,我国学者建立的构造叠加晕找矿法,用原生叠加晕理论合理解释了原生晕轴向分带出现的“前尾晕共存”、“反分带”等无规律或反常现象,解决了困惑化探专家几十年的重大难题,大大提高了盲矿预测的准确性和找矿效果,是危机矿山深部预测盲矿方法研究的重大突破。

  在昆虫学方面,我国学者系统研究了棉铃虫在Bt棉花和常规棉花田的种群动态,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该研究成果为解释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靶标害虫种群演化的调控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昆虫学、农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发展也会从中得到启迪。

  在基础农学方面,我国学者在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上取得重要成果,创建了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库、复份库、中期库相配套的种质保存完整技术体系,长期安全保存种质资源达180种作物33.2万份,位居世界首位。

  第二、技术进步与实际应用取得重大成果。

  航天工程和空间探索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对凝聚人心、振奋民族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两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和“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取得圆满成功。“神舟七号”执行出舱活动、太空行走任务,自主研制的“飞天”宇航服是其一大技术亮点,内装有机发光二极管平板显示器,能够显示舱外活动时宇航服的状态数据。“嫦娥一号”所携带的8台探测仪器均为我国自主研发,在技术性能上达到国际同类仪器水平。

  2008年10月,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支线飞机新舟-600首飞成功;同年11月,新支线飞机ARJ21首飞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支线飞机正式进入世界新型支线客机的行列。

  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示范性工程——京唐钢铁公司,将于2009年第二季度全面投产。整个示范性工程是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综合集成的成果。工程流程紧凑化、工艺技术解析优化、装备现代化、智能化,从而实现高生产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环境友好的目标。

  在化工领域,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在消化吸收引进的间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即MDI)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成套生产技术。该项目在连续缩合、高效液膜射流光气化、精馏结晶一体化三项MDI关键技术上达到先进水平,全球首家实现废盐水循环利用。成套技术实施产业化,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打破了国外对MDI技术长达40年的封锁,扭转了我国MDI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带动了中国聚氨酯工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青藏铁路工程克服了高原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性难题,突出体现了土木工程上的技术进步。铁路自2006年开通运行以来,设施保持稳定、客车运行速度达100 km/h,实现了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并荣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环境领域,我国自主原创了钼选矿尾砂制多元素矿质肥技术。该技术以清洁生产方式为主导,把矿山冶金三废治理与农业土壤肥力修复进行统筹分析和研究,形成了用钼矿尾砂制造富含多种中微量元素矿质肥料的创新技术和工艺。通过采用煅烧工艺,避免了化学提取工艺生产肥料方式中的高能耗、高成本与高污染,从而实现无三废的清洁生产。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自主开发农药西维因快速检测、硫丹快速检测、动物性食品中氯霉素的胶体金快速检测等4种快速检测试剂盒。该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检验周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清华大学脑-机接口研究小组通过脑内电活动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一套以“分层次、多方位整合”为指导原则的脑电信号分析新方法,发展了基于稳态视觉诱发脑电、稳态听觉诱发脑电和基于运动想象的无创脑-机接口技术,解决了诱发过程和运动想象的个体性问题,突破了关键技术,技术研究水平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研制的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残疾人环境控制器,优化脑电采集系,样机已达实用水平。

  第三、科技人才培养与学科队伍建设支撑学科发展。

  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已占队伍总人数的80%,因“文革”造成的科技人才断层现象已经基本消除;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人数快速增长,其中包括了一些高层次的领军人才;高等教育作为培养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渠道,进入了由精英培养转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发展新阶段,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研究生招生计划分别安排599万人、44.9万人,分别比2007年增长5%、6%。目前,我国已成为人才资源大国,正在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化。

  科技人才队伍的快速发展,为学科队伍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我国资源领域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且基本满足学科领域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农业工程学科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绩,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一些知名学者及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分别荣获各种国际或国家荣誉称号和科技奖项,为学科培养了规模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梯队。食品科学技术的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已形成“重基础、宽口径、偏应用、塑个性、求创新”的特色,培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受到了国内外各大著名的食品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和生产企业的认可。    

  但也应当看到,在一些国家工业发展急需的地矿、能源动力、机械、轻纺、化工与制药等领域,人才依然比较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科的发展。目前,我国地质勘查技术研发人才流失严重,出现极度匮乏局面,导致研发处于停滞状态,技术水平严重下滑,应用水平不高;地质科技投入仍以政府为主,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投资,以企业为主的投资格局尚未形成;原有勘查技术研发力量较强的研究所的研究与开发功能严重退化,随着深部找矿工作的开展,适用于深部找矿的物化探方法已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学科间大跨度交叉和综合集成深度发展,复杂科学问题的突破更多依赖于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和集成创新,需要不同学科科技人员在前沿交叉领域的大团队协作。通过大团队的建设,实现大项目、大成果、大影响,同时实现科学研究主体队伍的快速成长和发展,使科技领军人才层次更高、骨干影响更大和青年人才更快成长,为学科发展提供更多的后备力量。

  第四、学科平台建设保障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学科平台建设是涉及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公益性工作,是保障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学科持续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贯彻落实,我国对学科发展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为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等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尤其在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学科交叉综合、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成效突出。

  为搭建学科建设平台,国家投巨资先后实施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211工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985工程”、 国家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等重大工程,一批国家投资的大科学工程项目得以立项、开工建设、升级改造或竣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得到加强;一批科学和技术研究所需的仪器和装备,通过自主研制、引进和升级改造等方式,得以明显提升,将对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以国家平台建设为引导,各地方平台建设工作也有了很大推进。目前,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已经启动了地方平台建设工作,其中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安排了财政专项经费,部分省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平台建设体系,形成了一定的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服务能力,对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形成了有效支撑。

  在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方面进一步得到加强,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科学家通过参与国际间的科技创新活动,在基础研究、重大疾病防治以及有关生态、环境、气候、灾害等科研领域,及时掌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充分利用各国的科学研究设施,承担国际合作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大大推进了我国学科水平的提升。

  学术平台的搭建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国学科发展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已经融入到学科建设整个过程,在国家各类科技项目、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平台建设及相关学科建设工程中,都非常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提高。中国科协及各全国学会的学术交流频次和参加交流活动的人数逐年呈增长趋势,学术刊物发行的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境内共举办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3792次,参会人数61万人次。2008年召开的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围绕交叉学科的前沿学术选题,搭建学术交流活动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科技创新发展;举办青年科学家论坛30期,涵盖基础科学、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2007年国内科技论文数达46.3万篇,论文数最多的学科有临床医学、电子、基础医学、农学、药学、生物学、中医学、化学。

  第五、学科基础建设与科技软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改革开放30年为我国科学技术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由跟踪阶段转变为自主创新阶段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从全局上看,我国的科学技术离国际一流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许多工作还处在跟踪和积累阶段,在多数领域内具有重要原始创新性质的工作还比较少。在科技人才质量和队伍梯队结构建设方面,还难以适应促进学科交叉和培育学科新的生长点的要求,难以适应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重大问题的需求。一些科研单位的软环境并不为科技人员所认可,科技支撑条件和学科发展平台建设缺乏更高层次上的规划和协调,与国际上优秀的教学、研究机构相比,我们的软环境方面要比硬件方面的差距更大。

  加强我国的学科建设,既要加强总体布局,又要选择有特色、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学科重点投入、重点建设,使更多的重点学科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为适应学科的快速发展,应充分发挥学术团体的作用,及时考察和修订我国现行的学科分类系统,加紧促进国家《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的修订、完善与出台,以利于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生长和发展。

  要按照国家战略需求牵引本土学科与人才的培养原则,以任务带学科,积极培养本土学科及一批国家最需要的人才,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培养服务于国家需求的适于解决国家问题的本土人才。对于本土特征很强的学科,更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使学科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软环境涉及学术氛围,研究工作的动力和压力,团队的组织与合作,所在研究机构的文化等诸多因素,与科技工作的评价体系、具体科技政策和管理办法、科技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性,以及奖励制度等都有关联。如果在科研导向上“急功近利”和“揠苗助长”,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不利于产生高水平的成果和人才。努力建设和改善我国科技工作的软环境,是当前我国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每个科研单位乃至科技界共同都要承担的责任。

  促进学科发展,提升整体水平,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学科发展的差距,推动由科技大国转化成科技强国,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也是中国科协及其全国学会的历史使命。今后,中国科协及其全国学会将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学科发展研究,不断提升学术建设能力,团结和带动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促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主题词:
    评论
    称 呼:  
    评论须知
    • ★ 在本网发表言论,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有关法律法规;
    • ★ 请勿发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言论;
    •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 在本网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评 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