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关注天空 2009年国际天文年纪念大会举行
2009国际天文年纪念大会4月26日在京举行
4月26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这一天,在北京举行的2009国际天文年纪念大会上,天文学家与青少年天文爱好者欢聚一堂,将目光投向深邃的宇宙。科学家们呼唤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天空”,以中国目光探索宇宙奥秘,参与到当今天文学研究的伟大变革中来。
400年前的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这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为纪念这一事件,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倡议下,联合国大会正式将2009年确定为国际天文年,并将其主题定为“探索我们的宇宙”。
与会领导、嘉宾(左起为杜占元、邓楠、白春礼、Ian Corbett)
2009国际天文年纪念大会由中国科协和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白春礼,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执行委员会副秘书长Ian Corbett博士等出席会议。
白春礼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天文年的活动不仅是为了纪念人类在认识宇宙方面所做出的重大努力,更是一次拉近大众与天文学距离的极好机会。天文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公元前十三世纪甚至更早就建立了天文观台,有世界上历时最长、最完整的天象记录。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建立了卓有见识的宇宙论和优良的天文历法,并创造了融合高水平机械技术的天文仪器。中国古代天文学对世界天文学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所做出了重要贡献。
白春礼介绍,近年来我国在天文研究、望远镜研制技术水平以及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三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首先,在天文学观测研究方面,我国天文学家在宇宙物质分布等前沿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作。在天文重大观测装置建设和技术发展方面,以太阳磁场望远镜、216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FAST为代表的天文望远镜,彻底改变了我国无能力研制大中型现代天文望远镜的历史。在天文学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空天安全方面,通讯卫星导航系统概念创新和工程的阶段性实施以及应用领域的开拓奠定了天文科技在国家导航重大专项中的地位。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以及运行任务的顺利完成等成就,体现了天文学在国家重大工程和应用领域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 ,我国将开辟空间天文、南极天文以及参与地面30米光学/红外望远镜国际合作等,天文学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探索我们的宇宙是亘古以来人类共同的美好夙愿。白春礼说,希望这次纪念大会以及2009国际天文年系列活动的展开,能鼓舞和激励更多的年经人参与到当今天文学的伟大变革中来。
Ian Corbett博士在致辞中说,目前有140个国家参与国际天文年的活动,有11个“基石”项目和9个“特别项目”正在顺利展开。特别是伽利略望远镜项目,它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第一次有机会使用望远镜来体验观测月球、木星、土星以及其它行星的奇妙。
他介绍,经过不断探索与努力,人类对宇宙起源与结构的了解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经建立的“标准模型”不仅可以准确描述出从大爆炸开始直至今天这一时间尺度宇宙的演化过程,甚至可以通过外推来预测宇宙的将来。不久的将来,新设备与空间项目提供的更详细、更精确的数据将会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理解。新的工具将进一步拓宽视野,开启新的窗口,注入新的洞察力。不过,还有很多是人类不甚了解的——例如暗物质与暗能量及宇宙的起源。
大会邀请中国天文学会前任理事长苏定强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陈建生院士作主题报告。
苏定强院士作题为“望远镜和天文学: 400年的回顾与展望”的主题报告
陈建生院士作“探索宇宙 继往开来”的主题报告
据了解,中国天文学会所属各会员单位将在2009国际天文年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学术交流及科普宣传活动。7月22日在我国将发生日全食,这将吸引大量国内外公众的兴趣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