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范围:

工作管理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英文网站
首页 > 交流反馈 > 我要分享 > 英特尔求知计划教育项目

课内课外结合,求知更显实效

  “中国科协——英特尔®求知计划”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新的评价方式和开放的教材,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项目教师;以协作、探究、创新、分享的学习方式吸引着每一位学生。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掌握了信息技术,还学会了与人合作、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少学生能主动关注所在的社区,将自己的发现和想法用电脑做成项目作品,在多种场合进行了展示,《星期八》、《拯救母亲河》、《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不文明现象调查》等作品,得到了领导、老师、同学的一致喜爱,其活动开展的意义已超出了本身,取得了意外之喜,有力地促进了我校课程改革的进行。

  一、教材使用上的课内课外结合

  “中国科协——英特尔®求知计划”使用的教材,与学校使用的现行教材相比,在信息技术上有不少是重复的,但培养学生探究、协作、创新、分享精神,以及关心社区的意识,是现行省编教材无法取代的。根据我校所在社区条件较好的优势,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四、五年级使用的现行信息课教材,提前至三、四年级使用,五年级就专门进行“中国科协——英特尔®求知计划”的培训,一个多学期试行下来,事实证明是可行的。而其中级教材的开发成功,弥补了信息技术知识点上的不足,更为我校长期开展这项活动,提供了有力保证,我们准备从今年下半年起,五年级第一学期进行初级培训,第二学期进行中级培训,力争把这项活动组织的更好、更有成效。

  二、时间安排上的课内课外结合

  正如学生项目作品《星期八》中所调查的一样,在目前的外部大气候下,孩子、家长面临的升学压力是很大的,为了能上一所好的重点中学,周六、周日不得不让孩子们去上奥数、奥语、奥英,或去学一些乐器、棋类等,以便在上中学时能作为特长生优先入学。像这样一项刚刚起步的活动,只在假期和双休日进行活动,生源上是难以得到保证的。04年暑假我们原计划开设两个班,每个班40个名额,结果真正来坚持上课的只有40名,不少学生都被家长逼去上语、数、外三门主学科了。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想参加,却又没时间参加的尴尬局面,我们将项目培训时间安排在周二、周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与课外活动时间结合起来(共计2个小时),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参加的愿望,又保证了培训的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活动组织上的课内课外结合

  学生在课上完成的项目作品,因培训时间的限制,很难有一个从选题到制作都很好的作品。为了让参加过培训的孩子的探究、协作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有一个展示的机会,也为了让学生能真正地利用信息技术做一些小课题研究,我们与少先队联合,开展了“电脑创新思维项目设计竞赛”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这次竞赛我们要求学生以身边社区值得研究、宣传的项目为主题(如:校园噪音问题、秦淮河的污染问题、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交通堵塞问题、小区绿化、规划、房间设计等等),尽可能多地运用电脑数字技术(如:绘画、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声音、图片、视频等),简短、精悍地用电子幻灯片或网页、动画形式展示出来。展示时小组成员上台进行现场同步解说,时间限制在5分钟以内。

  参加这次竞赛的对象为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个年级6至7个班计一千三百人左右),以3至6人为一参赛小组,从10月底宣传动员至12月初的决赛历时一个多月。实际报名有140个小组(约700人占总人数的50%),实际上交作品96件占报名数的69%,其中有13件应该说还不能算是作品,这样合格的作品有83件占作品总数的86%,最后评出特等奖5件、一等奖12件、二等奖29件、三等奖40件。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种活动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但因为有不少学生没有接受过培训,再没人去指导,因此在完成作品时有一定的困难,有的拿不出作品,有的做出来的根本就不是作品,如果培训的面再广一些、指导的力度再大一些,可以设想参加的人数和上交的作品将会更多。

  从作品的主题来看学生选择的范围还是比较广的,有环保、学生课业负担、文明礼貌、城市交通、餐饮文化、古代建筑、历史名人等多个方面,这说明孩子们对身边的事还是比较关心的,只要有活动为载体、去激发孩子的潜能就能发挥出来,但也有不少学生的选题受动员时所举例子的限制,不能放开视野,光是关于秦淮河污染的作品就有十多个。

  从作品的电脑数字技术运用上来看,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学生做出来的作品运用得不是很好,多数作品没有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很多获特等奖、一等奖的作品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后来添加上去的,而接受培训的学生交来的作品,均能较好地用上多媒体。由于数码相机的普及,学生在作品中较多地使用了相片,很少使用电脑绘画,又由于网络的普及不少作品中过多地采用了“拿来主义”。

  从学生的协作方面来看,没有参加过培训的学生与参加过培训的学生差距明显加大,不少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只有1 个人(至多加上家长),同伴在一块协商、分工合作的寥寥无几,只是由于竞赛规则的规定,学生才在作品完成后找同伴进行演讲的彩排。

  从作品的演示效果来看,精品(或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不论在何时都能抓住观众,如《星期八》、《不文明现象》、《拯救母亲河》、《唤回碧水蓝天》等,但也有不少好的作品由于演示时间过长观众失去了口味和耐心,因此每次演示的作品不能超过10件,以40分钟为宜。

  通过竞赛学生的电脑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不少学生为了能充分地表现出一定的效果,自学了PowerPoint2003里的许多功能,研究了如何在作品里插入影片、相片和声音。通过竞赛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了激发,这将使他们更加关心社区,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不少学生从活动中学会了如何开展调查、如何收集资料、如何开展研究,如何取得帮助等等。通过竞赛学生还增强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尝到了分工合作的甜头。

  诚然,由于我们还是初次开展“中国科协——英特尔®求知计划”这项活动,工作中还有不少有待改进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同行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江苏省力学小学    李何

                                      2005年3月26日

文章主题词:
    评论
    称 呼:
    评论须知
    • ★ 在本网发表言论,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有关法律法规;
    • ★ 请勿发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言论;
    •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 在本网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评 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