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立言(上海建平中学)
2017年ISEF刚刚落幕,心情十分复杂,也想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ISEF的一周是全世界科技者的狂欢日,这是不错的,这场盛会联通的是各个国家最新鲜的思潮。能够参与到这样一次比赛中,我要承认我是幸运的,同时又是不幸的。经过层层选拔,登上国际的大舞台,与世界分享我的想法,这一点是所幸。而同时,我看到了许许多多更加年轻,有活力的身影。总觉得似乎晚了些,要是能早点领略到科技创新所拥有的独特魅力,早点来到LA听听世界的声音,倒也算得上满足。
然而事实上,我不敢以科技者自称,因为我仍有诸多地方不足,来自个人的,来自外界的。甚至有时会怀疑这条路适不适合我,但这念头毫无疑问在参加ISEF之后打消了。走上这样一条路,是必要的。它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直直指向科技前沿的,回归到教育本身的。我很乐意走这条路,从不简单地思考,不断磨砺自己,这也是踏上这条路前所决定的。
虽然这次比赛中我没有得到什么奖项,但我仍收获了很多。结识到一群来自世界各地、有趣的、充满想法与活力的少年们,见识了一场国际上宏大的科技盛会,享受来自“美国西海岸明珠”温柔的光亮。不得不说这场展会是很有魅力的,融汇着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十分震撼。
通过洛杉矶之旅,我也再次认识到了这是个以创新为主导的世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会是。这个想法也是最初吸引我去接触科创,报名英才计划的初衷之一。从2016级英才计划开始,到前往交大面试,师生见面会,英才计划结业答辩,再到英才论坛,冬令营遴选,赛前培训,最终到ISEF比赛,这些历历在目的阶段都压缩在了一年零八个月中,一切发展的太快,太突然,我还未真正做好准备,但我确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至少于我而言。在这一路上,也不乏收到了众多人的支持,包括马超助教,王开学老师,张帆老师,我的父母,科学社,交大实验室等等,无法一一细数,在此也想表示一声感谢。
至此,多多少少的不甘、欣喜、沉重...的心情也散了。再回过头来看看,LA的风是凉飕飕的,我不禁开始问自己:面对这个迫切需要大量新鲜的好想法、好点子的社会,你,做好准备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