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海包玉刚实验中学,(国际计算机学会四等奖(专项奖))
印着国旗的国航飞机徐徐降落,把我们带回北京,洛杉矶ISEF之夜的盛况还在脑海。2017年68届ISEF这一周的每一分钟都将存入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一生的美好回忆,也许还会再次进入我的梦乡。
筑梦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大约是小学4年级吧,从家里电视DVD功放音响等系统的连接和切换,从积木式儿童电子入门玩具,从单机到网络游戏,从学科作业到制作PPT演讲稿,电子和计算机的各种应用逐渐开始进入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探索神奇的电子与计算机世界的兴趣也开始浓厚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点也从电子产品的功能及电子游戏和应用本身,向背后更深入的原理和运行机制延伸,对家里的各种新买来的东西总喜欢拆拆装装。8年级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了上海有一个叫青少年科学社的地方,听说可以动手做很多有趣的实验,就赶紧去报了名,成为STEM科学种子班的学员,每个周末从松江几十公里到市中心这个叫科学会堂的地方学习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正是在这里,看到了墙上挂着的许多国际青少年科技交流和竞赛活动的介绍,而Intel ISEF是其中最高等级的活动,从此燃起了心中的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去看看。到了9年级,完成了STEM科学种子班的学习和考核,经过申请、考试和评审,被中学生英才计划录取,成为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学员,随后参加了上海市第30届青少年科创大赛,获得了初中组的一等奖,第一次尝到了科创活动所带来的体验和喜悦,心中对ISEF的渴望越发强烈起来。上海青少年科学社是带我筑梦的地方。
追梦
在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培养体系中,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习和提高。除了参加英才计划的学习课程和“走进计算机世界”清华大学冬令营等活动外,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内和国际的各种交流,例如理论计算机科学“明日之星”活动,图灵奖的两位得主姚期智和Ivan Sutherland的学术报告,张江高新企业技术展示和交流活动等。在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下,逐步学习如何做科研创新项目。9年级的暑假,获得了作为中国学生代表团成员去日本参与亚洲各国中学生科技交流的机会(樱花计划),并作为中国学生代表,在活动闭幕式上用英文发表了演讲,得到了好评,更增添了自己追梦的信心和勇气。
选题和初步开题的过程是煎熬的,但心中对ISEF的梦想激励着我努力前行。出于对ISEF的迫不及待,我在2015年5月,向ISEF组委会申请作为大赛的翻译志愿者,到美国匹兹堡第一次亲历了ISEF的盛会,为中国队的决赛队员作英文翻译。在中国队决赛选手的参赛过程中和颁奖典礼上,深深感受到了这个世界青少年科技盛会的无穷魅力。看着自己胸前挂着的ISEF“INTERPRETER”志愿者胸牌,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要挂上属于我自己的ISEF“FINALIST”胸牌,以决赛选手的身份代表自己,代表学校,代表上海,也代表中国学生再次来到ISEF,去争夺我心中梦想的计算机学科的奖项。虽然我心中明白,这条路很长也很难,门又很窄,需要付出的时间和其它各方面代价将会很大,每年全国各省市有成千上万名优秀的中学生科技精英通过科创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英才计划等各种评选渠道进行一轮轮的竞争和筛选,最后只有二十几个的ISEF决赛参赛名额,这还是各学科的总数,而分到计算机学科的名额更是只能有区区一两个,即使我尽全力努力了,也不一定最后真能拿到这个名额,但这是我中学时代最大的梦想,为了它,我一定要争取一把,去追逐我的梦想。从匹兹堡回来后,我更投入地开始了计算机相关课题的探索和研究,初步找到了创新项目的突破点– 通过对现行DNS网络域名解析服务的学习和了解,发现了其中的缺陷,并联想起家里十年前刚到上海时买的电子地图,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今天大家已经普遍使用手机上的GPS智能实时导航APP,开始构想对网络接入服务商所提供的DNS进行优化的解决方案– 通过建立智能DNS云服务器,结合功能日益强大的智能路由器,编程并搭建智能DNS系统。
经过从无到有的初步方案构想,到一点点的逐步补充丰富,到一次次的方案优化迭代;从第一台DELL R710二手服务器的采购,到一个个具有OPENWRT功能的路由器及其它系统配件的一项项购入并连接组网,到LINUX 系统的构建和配置;从第一行编程代码的写入,到联网实验数据的不断获取,一个初具竞争力的项目成果逐渐成型。但这还只是完成了一个科创项目的基础,接下去还有对我来说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 项目说明材料的撰写和修改,展板的设计和制作,演示PPT的构造,实验数据的整理,项目解说的各种长度中英文版本的演练,对专家评委的各种角度的专业质询的答辩……多少个完成或未完成学校作业后的深夜,多少个阳光明媚或阴雨绵绵的周末和节假日里敲击键盘的编程和材料的书写,多少次试验的失败和重来,多少次服务器系统崩溃和智能路由器的软件重新刷写,多少轮各路专家教授的评审和问辩……。在2016年12月23~2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英才论坛上,被评为了英才计划优秀学员,并以这个项目获得了最后一轮的遴选资格,进入了本年度参加各项中学生国际科技交流项目的大名单,这已经是对我所付出的努力的高度肯定和认可,但离我梦寐以求的2017年ISEF决赛选手的资格还有一步之遥。从英才论坛回到上海后,我丝毫不敢放松,继续优化了我的项目资料,在2017年的1月18日,再次从上海去北京参加ISEF出赛选手的最后遴选答辩,但结果并没有当场宣布。遴选结束后从北京回到厦门老家准备过春节,在忐忑的心情中焦急地等待并关注着。几天后的1月23日,从天天关注着的中科协相关公众号当天刚刚发布的ISEF中国队最终出赛选手名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时,我激动心情一下子被推到了顶点!这是值得我铭记的一天,一切的努力和付出终于收获了回报。这个日子让我终生难忘!科研创新的务实工作过程的每一段往往都是孤独和寂寞的,而评审的过程每一轮也都是煎熬和忐忑的,当追梦者终于有了圆梦的一天,这一切都感觉是值得的了。
圆梦
从获得决赛选手资格到赴北京与中国代表队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其他选手汇合启程赴美前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上海队的每一位决赛选手都在继续认真地进行着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尽力把每个细节做得更加完善一些,青少年科学社的老师们为我们做了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邀请了来自各高校的教授专家,协助我们不断磨练着与比赛相关的各个细节。2017年5月14日,带着既激动又期待的心情,我们ISEF中国科协代表团到达了美国洛杉矶会议中心ISEF决赛的活动现场,当站在展开的国旗后面拍下上海队集体照和中国队全家福时,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国家荣誉感。五星红旗,你是我们的骄傲!ISEF,中国队来了!当领取到印有自己名字的ISEF FINALIST的胸牌并在主会场决赛选手姓名墙上找到自己的名字时,终于真切地感受到,两年前埋在心底的梦想真的实现了。
当规模盛大的开幕式开始时,台上巨大的背景屏幕打出了“Think Beyond”这个ISEF主题,并按国名首字母依次打出各个参赛国家的名字,各国决赛选手代表举着各具特色的海报依次跑上主席台,接受台下一千七百多名选手和数百位志愿者的欢呼,场面壮观,感人肺腑。在不断变换内容的主屏幕上,我惊讶地看到了闪出的一行白色中文大字,闪耀在蓝色的星空背景中--“年少时满怀狂热信念,认定目标即矢志不移!”,我深深为之所感动。主办方播放了历届ISEF的活动视频剪辑,并勉励在场来自70多个国家的所有决赛选手,你们能获得FINALIST的资格来到这里,本身已经是一个很高的认可和奖励,从现在起,请大家不要把ISEF仅仅看作一场竞赛,更要去享受整个ISEF过程的每一分钟,大家争取时间多听活动期间丰富的各种讲座、广交朋友,多和各国各学科的FINALIST们交流。是啊,此时此地在这会场中的大多数,将会成为这个世界未来几十年科技进步的中流砥柱。说不定,这些天和我交谈的同龄人中,会有将来的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得主,谁说不会呢?
布展及评审的过程必然是严肃认真的,比赛现场在选手们贴完展板,放好展品之后,还需要经过SRC严格的安全检查以保证选手、评委与公众的安全,这种严谨的办事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在评审环节中,我遇到的第一组评委便来自ACM(国际计算机学会)。在10分钟的项目介绍与展示后,评委们提出了很多专业性的问题,比如“你的项目对比于现今的负载均衡系统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具体数据可以证明?”。在经过14组评委每组长达15分钟的答辩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其实答辩这个过程不但是被评分的过程,更是向所在学科的国际级专家学者们学习并获得提高的过程,机会难得。
2017年5月18日晚上的颁奖典礼上,一个个专项奖依次宣布和颁奖,当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的评委代表走上台,我的心跳再次加快了起来,当从扩音器上传出“In the category of System Software, from Shanghai, China, He Huang”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楞了一秒钟后激动地站了起来,快步跑向颁奖台,跑向我圆梦的地方。跑到台上后转过身来,望着台下此起彼伏的人群,从评委代表手中接过我梦寐以求的ACM专项奖,并成为国际计算机学会的会员。这一刻,心中的幸福无以言表。对一路以来从上海青少年科学社,从科协,从英才计划得到的各种帮助和支持心怀感恩,激励着我向更高的目标,向下一个梦想努力前行。新的筑梦从这里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