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蒋建科)14日,北京园博园迎来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
电动汽车的展台前,围了不少观众。只见展板上写着:1.6升排量的汽车每百公里花费56元,而同等动力的电动车花费仅为12元。“市民知道汽车尾气是PM2.5的重要来源,许多人对电动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和购买意向。”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高兴地说。不久前,北京市启动了“电动汽车进社区”活动,并着手启动电动汽车进社区分时租赁业务,鼓励广大市民低成本使用电动汽车,为推动私人购买打基础。
此次科普日主题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编印的《生活垃圾处理与再生利用科普宣传册》详细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垃圾的产生,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分类,科学处理等内容,惹得许多观众纷纷领取。
游园博,学环保。本周来园博园的市民们,又多了一项乐趣。
本报上海9月14日电 (记者王有佳)2013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14日拉开大幕。尽管天气炎热,但在主会场顾村公园里,“环保实景闯关游戏”、“互动生态家”等一道道制作精美、好看又好玩的科普“大餐”,让市民玩得不亦乐乎。除主会场两天活动外,600余项科普活动将在一周内深入上海社区、学校、公园和企业。
科普法颁布十多年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
虽然我国科普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
哲学家培根曾言,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科学普及不充分、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迫切需要尽快补齐公众科学素质不高这块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