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丰富 市民关注食品健康
金秋北京,一场科学盛宴绚丽登场,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声势浩大,参加北京科学嘉年华感受科学狂欢、观看北京国际科技电影展的精彩影片、到郊区科普基地进行食品安全大追踪、在高校科普开放日活动中了解最新民生科技成果,北京市民度过了一个充分体验科技魅力的科学节日。
中国农大主题展区
新品玉米抗虫又抗旱
今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的主题是“食品与健康”,前往中国农业大学主题展览区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
“神奇的生物技术”展台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戴景瑞院士正在向公众介绍我国的两种玉米新品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的抗虫玉米果穗又粗又长,籽粒饱满,而另一堆被虫子危害的普通玉米果穗又细又短、籽粒干瘪还有一些霉变。采用新技术培育的抗旱玉米在经过20天的干旱处理后依然翠绿,而普通玉米已基本被旱死。戴景瑞告诉大家,分子育种、杂交育种等生物技术在新品种创制方面非常重要,我国要抢占这一农业生物技术的制高点。
几秒钟查出农药残留
一辆食品安全检测车也开到了活动现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沈建忠现场邀请几位市民一同将几滴牛奶滴到小小的三聚氰胺快速检测卡上,很快检测卡显示出两条红色的线条,说明牛奶中不含有三聚氰胺。
“您买回来的肉新鲜吗?”看到这样的一行字,两位市民饶有兴趣地驻足在“肉类品质安全无线检测装置”前,工作人员分别将仪器的光纤探头放在两块外观基本一样的猪肉上,结果显示一块为“新鲜”,另一块“不新鲜”,工作人员解释,新鲜的猪肉才买回几个小时,而不新鲜的几天前买回后一直室温保存,品质已变差。“农药残留检测仪”前也围满了观众,工作人员使用特定试纸轻轻擦拭一个苹果表面,然后将试纸放在仪器检测口,几秒钟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有明显峰高的谱图,“说明有农药残留。”
机器人三分钟炒一盘虾仁
青少年活动区的主角是来自育才学校的十名多中小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分别进行了“奶茶有奶吗”和“维C哪儿去了”两项科学小实验,在奶茶实验组,学生杜嫣然和伙伴们分别向牛奶和奶茶中加醋,使其中的蛋白质沉淀分离出来,然后再称重,二者的蛋白质含量竟然相差十倍之多。“奶茶的营养明显不如牛奶,以后得多喝牛奶,知道了吗。”一旁观看孩子们做实验的一位年轻妈妈教育着自己的孩子。
在活动现场还有几件特殊的展品,它们每次表演都会吸引大家的眼光,这就是“炒菜机器人”、“摘草莓机器人”和“蔬菜嫁接机器人”。外表最唬人的是炒菜机器人,有着2米高、1.5米长、1米宽的柜状外形,还有一个时髦的弧形前脸,肚膛里摆着炒锅,一盘清炒虾仁三分钟就火热出炉了;会摘草莓的机器人名叫“采摘童1号”,不仅能准确判断成熟草莓的果柄位置,还能牢牢夹持住果柄并切断;蔬菜嫁接机器人,1秒钟就把黄瓜苗嫁接到南瓜苗上……
京郊蔬菜基地
通过互联网查看作物生长
昨天通州区台湖镇金福艺农农业基地就迎来了大批参观的中小学生与社区居民,大家走进阳光温室,了解农业物联网的高科技设备。走进大棚,让人眼前一亮,大棚里布置着“天罗地网”,棚顶布满了各种小巧的装置,有智能滴灌系统、传感器、语音传送系统、电子高压除雾系统等,让人眼花缭乱。 “这是什么?”前来参观的通州台湖学校的几名小学生指着大棚顶端悬挂的一个长条形状的仪器好奇地问道。“这是电子高压除雾系统,能够帮助西红柿免遭病虫害的侵袭。”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小装置通电后,能够瞬间达到30万伏高压,促使水蒸气凝结成水落下,病虫害就难以乘虚而入。
“这里运用的是农业物联网技术,它们是技术人员的千里眼,顺风耳。”工作人员说。摄像系统可实时监测作物生长情况,无线数据采集器能获取作物环境参数信息,技术人员通过互联网便可以实时查看作物生长信息,通过智能控制器按需自动调控是否浇水、施肥,并可以实时与大棚工人通话,现场指导。
随后大家又来到金福艺农农业基地的监控室参观,在这里,通过监控器就可实时观看100多个大棚的农业生产情况,成熟度预报系统能避免作物还未成熟就采摘,记者点击一个西红柿大棚,上面显示距离成熟期还有4天。
中科院
科技创新年度系列巡展开幕
首届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年度系列巡展在全国科普日期间开幕,地址在北四环中关村一桥附近的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本次展览涉及前沿科学成果、大科技项目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等3大类20余项,将持续至10月31日。据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介绍,从今年起,中科院每年组织举办一次科技创新年度系列巡展,向公众汇报中国科学院的最新进展。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展览内容是中科院近一两年产生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成果,如以“新的中微子振荡”为代表的前沿科学研究成果,以“嫦娥工程”、“声学系统助力蛟龙探海”等为代表的若干重大科技工程进展,以“绿色农业”、“纳米绿色印刷”等为代表的系列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应用成果。一台外形仿人的“画像机器人”是整个展览的亮点,只要观众坐在它面前让它“看”一眼,5分钟之内就可以画出一张非常传神的轮廓肖像图,最叫绝的是这个机器人还在画的一角签上了自己的大名“贝奇”。
除展览外,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还推出了几场科普报告,邀请一线科研人员讲述他们的科研成果,其中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贻芳带来“中微子探测的故事”,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讲解“雾霾元凶——你身边的PM2.5”,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商朝晖作“天文学挺进南极冰盖之巅”报告。展览和讲座均免费,市民朋友可登录国科图官网了解详情。
中国科技馆
“食品与健康”将赴9城市巡展
中国科技馆推出“食品与健康”主题展览,设置10个主题单元,运用大量现代展示技术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食品安全知识。展览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科技互动展品30项,将免费向公众开放,预计展示时间1个月。展出结束后,将赴外地巡展。到2014年9月,计划在全国9个大中型城市进行巡回展览,每站展出2个月左右。
除“食品与健康”主题展览外,北京主场活动还设有两场“科学讲坛”,将邀请知名食品安全专家、学者作科普报告,针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与公众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同期还将举行食品安全的全国学会专家咨询活动,以互动交流、专家咨询等方式,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介绍食品安全相关的生活窍门,解答公众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