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兴和:通过课程培训提升青少年独立生活与自我管理能力
“我不会洗衣服”
“我不会做饭”
“我不会收拾家”
…………
虽然有点难为情,但是同学们仍能真诚地各抒己见,呈现自己的问题和困惑。

上述场景发生在内蒙古兴和县第二中学的课堂上,由兴和县科协主办的“走向社会——生活·就业·发展”系列课程培训活动正在进行。张淑芳、高晓芳、蔚春晓、许永生四位老师,以“培养青少年独立生活能力”为主题,和同学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交流、讨论与授课。

高晓芳老师以“什么叫独立生活能力”、“怎样培养青少年独立生活能力”为重点,利用对比的形式让青少年分析独立生活能力好与差的现状以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各自的心得体会。
蔚春晓、许永生老师以参与互动式、面对面问卷调查的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同类主题观点分组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观点、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为实际结合点, 有针对性地总结出如何培养中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是从思想上教育培养青少年要有责任意识;
二是从生活中教育培养青少年要有劳动观念;
三是从学习生活中教育培养青少年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是在青少年意志毅力方面,要教育培养青少年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
三天的培训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一致认为:
“所谓独立生活能力,是不依赖别人,而能完全靠自己生活的一种能力。”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小做起,循序渐进,逐步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
“等到哪天离开父母,远离亲人的庇护时,我们不能因为不会洗衣服、适应不了生活而担忧。”
“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忠实的劳动观念、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真正成为适应新时代的青年人。”

“中国科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农村青少年校外教育项目”2016年落户到内蒙古兴和县,由县科协负责组织实施。在2016-2020年项目周期内,面向14—18岁弱势青少年群体,开展“走向社会——生活·就业·发展”系列教育课程的培训和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从安全健康和自我保护、社会情绪能力、适应社会、职业发展、创客、科学实践活动等多元化角度开展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帮助校内外青少年完成从学校到工作阶段的转变,提高他们对工作、社会生活的认识与适应能力,引导他们成长为有责任的社会公民。

7月9日—11日,兴和县科协在兴和县第二中学启动了2020年农村青少年校外教育培训项目仪式并组织32名学生参加了相关课程培训活动。兴和县科协执行项目的领导干部、县科技志愿服务队代表、县科普活动中心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兴和县科协主席母冠平主持启动仪式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