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中国科技教育》杂志2013.01/总第202期)
2012年10月11—13日,“德国科学日”在位于德国鲁斯特的欧洲公园举行,我作为“北京科学嘉年华”的代表,受德国科学促进协会邀请赴德观摩。一起同行的还有来自北京生态学会、北京朝阳区教育装备中心、北京白家庄小学的代表,同时,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也组团参加了德国科学日活动。
德国科学日作为德国规模最大的科学节,由德国科技促进协会主办,目前已举办10余届,除首届在德国弗莱堡举办之外,其后的各届德国科学日的举办地都在欧洲公园。
欧洲公园坐落于德国鲁斯特的湖边森林里,是欧洲最大的休闲主题公园。整个园区由12个完全不同的小型公园组成,每一个园区是一个微缩景观的欧洲国家,融会了欧洲各国的建筑、文化、风俗、民情特色。园内有超过100项游乐设施。其中园内有欧洲最大的过山车——欧洲之星。
德国科学日在位于欧洲公园门口的两座篷式展厅内举行,这是两座独立的固定篷房,常年用来举办一些会展活动,包括克莱斯勒和可口可乐等世界知名的大公司都喜欢在这里召开会议。据统计,平均每年在这里召开会议的公司数量超过了850家。
德国科学日在欧洲公园举办,得到了欧洲公园管理方的大力支持,欧洲公园为德国科学日免费提供场地、展览设施和宣传品印刷以及市场推广,并为参加科学日竞赛活动的学生提供奖金。当然,科学日在这里举办也带动了大量的学生及家庭前来,间接地促进了欧洲公园的游客数量。
本届德国科学日面积约5 000平方米,汇集了近100家参与单位,其中90%的参展单位来自当地,同时也有10%的国际参展商,包括中国、英国、乌干达、爱尔兰、意大利等。十分之一的参展商为企业,他们为德国科学日提供了赞助,而其他一些非营利机构如学校、研究所则是免费参加活动。
本届科学日的主题是“色彩”,众多参展商都通过各种形式诠释科学中的色彩,如有通过各种动手化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反应下的色彩变化;有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感受光的折射下色彩的改变;一所高中在现场设立的生物教室,展示了很多如竹节虫、蜥蜴、蟾蜍、壁虎等小动物,让孩子理解动物保护色的作用;还有许多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动手活动穿插其间。
除了与主题相关的展项之外,一大批如能源、环保、汽车制造、矿业开采、艾滋病防治的项目也都杂陈其中,甚至现场还停放了一架国防部提供的直升机,来自军队的工作人员现场为学生讲授飞行知识。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以致在每个展台前都聚满了学生,3天活动的观众人数近2万人次。
德国科学日的观众组织分为两种类型,活动前两天为学校参观日,最后一天为家庭参观日。在学校参观日里,希望参观科学日的学校需要提前预订并支付小额的参观费(6欧元)。据统计,平均每个学生在科学日的参观时间为2.5小时。SBG(地方公共交通公司)为科学日提供了免费班车服务。
在与德国科学日的主办方德国科技促进协会主席乔吉姆列奇先生交流中,他对我说:德国科学日是一项非政府组织的科学节活动,但是得到了当地州政府部门的支持,科学日上丰富多样的动手科学项目使学校和学生受益。同时,在科学日举办期间,会有多场教师培训活动。评估表明,参加科学日已经成为一种贯穿全年的、积极的教师活动。目前,伴随着科学日影响的日益增大,科学日举办地所在的州教育部门也因此正在着手修改学生课程,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一种更加自主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形成以项目为导向的模式。
经过3天的参展和观展,德国科学日给我带来的主要感受有两点。
管理工作井然有序
如前文所述,德国科学日虽然是非官方主办的科普活动,但是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管理模式。参与德国科学日筹备的专职工作人员只有2个人,其中一个人就是德国科技促进协会的主席本人。活动筹备在每年活动开始前半年正式开始,在活动开展前夕,组委会工作人员会增为4个人,同时会聘用一部分志愿者协助工作。组委会的工作主要是遴选项目。这中间包括划定展区面积、提交展示内容、提交技术申请等。针对国际参展代表,组委会还认真落实酒店、午餐、交流活动等多个细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的观众组织。德国科学日的前两天是学校开放日,每天都有大量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前来参观。工作人员告诉我,每年科学日举办前夕,组委会都会面向教师召开一场特殊的说明会,目的是向学校的教师通告本届科学日的内容和亮点,以便教师能够充分而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前来参观。正因为有这样的组织手段,在2012年活动的第二天,尽管天下着雨,展厅内的观众数量却一点儿没有受到影响。
现场项目科学气息浓郁
德国科学日的现场充斥着科学的气息。参加科学日活动的机构主要分作两大类。第一类是教育机构,包括大学、职业学院和中小学。现场有一所师范类大学,展位面积有200多平方米,依学科分别有数学系、生物学系、语言学系在现场开展科学活动,工作人员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设计了不同的科学活动,比如数学系的同学在现场设立了以“数独”为主的展台,引导孩子们做“数独”游戏,学习数学知识。和他们交流中他们介绍说,参加这样的科学日活动不仅能给孩子们传授一些科学知识,对他们自身的帮助也很大。他们未来都要成为老师,承担教学工作,在这里能够提前和孩子们接触,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点,对以后更好地开展教学也很有帮助。第二类机构是企业,德国本身有很多企业联合会,下属成百上千家企业,科学日活动期间,往往由七八家企业联合成一个展台,主要为观众提供动手参与的活动项目,每家企业提供活动的一个环节,观众依次经过各个展台动手制作,最终合成一件作品。即使在企业的展台前,观众仍能感受到非常纯粹的科学氛围,完全没有一丝商业化的气息。组委会工作人员告诉我说,遴选项目的过程非常严格,特别是针对赞助企业,他们不希望有任何商业的销售充斥其中,曾经有一家世界知名的品牌餐饮公司想赞助活动,条件是现场要售卖商品,组委会感觉不符合他们活动的理念,最后婉言谢绝了。
总之,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历史的科普活动,德国科学日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尽管中国和德国在教育体制、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存在很大差别,科学传播的手段也不可能相同,但是相互之间的借鉴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我很高兴在刚刚完成第2届北京科学嘉年华的组织工作之后不久就亲眼观摩了另外一个高质量的国际科普活动,这让我在比较当中获益匪浅,也想把一些粗浅的感受与国内同行们分享。
科普传播,魅力无限,任重而道远。■
作者:耿 捷/北京科学嘉年华主场活动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