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个世界来看,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教育开始从三个方面进行战略性转移。
基础科学教育向应用科学教育的转移
美国一直强调基础科学教育,反映着军事工业的需要。二战后,美国却开始向应用科学研究领域投资,美国科学团以巨款投资建立了工程学研究中心,商务部制订了尖端技术计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美国民用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军事工业向民用工业的转移,决定了美国学校从重视基础科学教育转向加强应用科学的教育。
正当美欧发展应用科学的时候,日本则由应用科学研究为主,向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方向转移。日本通产省为了振兴基础研究,号召各行各业都要增加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因为日本发现,在生物工程、新型原材料、医疗医药、宇航、微型处理机、计算机软件、小型计算机和巨型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中,有几项产业基础还非常薄弱。日本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要在5至10年内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在科技立国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在教育上他们从着眼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向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向转移。
但是,日本在重视基础科学教育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应用科学的教育,美国也是这样,在加强应用科学教育的同时,没有否定和淡化基础科学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到不管美国还是日本,科学教育转移的目的,在于克服自身的弱点,弥补存在的不足,完善本国科学研究的体制,强化科学研究的能力。这是科学教育战略性转移的最终目的。
从强调自我发展教育转向加强合作教育
由于科技高速发展,世界各国企业都感到科学技术力量不足和财力、物力不足,因此出现了"对手结盟"。在美国,两大相互竞争的电子计算机公司--苹果公司和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突然提出结盟的可能性。他们认为,这种联盟可以带来"协同效应";可以使不同企业相互弥补尖端科学技术的不足;可以缩短一切周期,从而赢得时间;可以收到单方收不到的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德国人则认为,如果我们自己的企业和科学研究单位不联合起来,我们将会成为别国的科学技术的殖民地。还有预测认为,21世纪在科学研究上也必须联合。
这种思想反映在教育上,一是要求教育部门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不少国家已经这样做了,据德国公布,他们的高等专科大学在1992年已与世界上71个国家的788所高等学校签订了1269个合作交流协议。二是要求学校要培养国际性的合作人才。因此,许多国家在教育学中提出合作教育与合作学习的"教育的国际化"理论,并开始反省和批评"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和"竞争"的教育。看来,科学技术越发展,越要求学校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整体意识和协作意识。
从重视硬件人才培养转向加强软件人才的培养
这一转变反映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即硬件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和数量后,发现软件的不足。70至80年代,许多国家都在抓"科技城"与抓硬件建设。日本建起筑波"科学城",美国有个斯坦福"科学工业区",法国巴黎有个维莱特"科学中心"。硬件快速发展到90年代时,才觉得软件跟不上。所以开始从硬件投入转向了加强软件的投入,从开发物质资源开始转向往重开发人才资源。软件的问题,一是物与人的比较,更缺少的是人;二是从事软、硬件工作人员之间的比较,更缺少从事软件工作的人才。
目前许多国家都感到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不足。据统计,在10万人中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日本367人,美国277人,德国198人,法国136人,意大利71人,西班牙37人。但他们都感到人才不足,日本目前仅信息处理技术人员中,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的技术人员就缺少20万人。美国缺少大批的电脑系统分析人员、电脑操作人员和电脑程序编制人员。
科学技术越发达,人们越是担心国家的后劲不足。后劲主要看一个国家人力资源是否雄厚。但人力资源不是看人的数量,而是看人的质量。人才资源的质量是以同年龄段人的智力、科学技术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为衡量的标准,实际是以受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为标准。80年代美国人力资源被列为第一,其20至24岁年龄段中受大学教育者占59%,英国占22%。这就是人力资源的储备力量。一个国家的后劲如何,20年后主要看这部分人的实力如何。人才结构不合理也是许多国家担心的一个问题。所以,有远见的国家都在加紧编制人才需求的结构,加紧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到,科学教育的战略性转移,实质上是根据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目标和着眼点上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