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科协、教育局、科技局、团委、妇联:
由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团省委、省妇联共同主办的第39届江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计划于2025年5月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勇担时代使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组织机构
(一)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妇女联合会
承办单位:江西省科学技术馆(江西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江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
(二)组委会办公室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江西省科学技术馆(江西省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大赛的总体统筹,确保大赛相关工作顺利实施。
三、竞赛内容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
四、参赛对象
按2025年7月1日为计算时点,年满15周岁、未满18周岁的选手,参赛选手须为省内在校学生(包括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国际学校)。集体作品的申报者不得超过3人,并且必须是同一地区(指同一城市或县域)、同一学段(初中、高中或中专)的学生合作作品。每名参赛学生(包括集体作品的学生)在本届大赛中只能申报一个作品。
五、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2025年4月15日前为市级赛事组织阶段。各设区市竞赛组织机构参照《江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办法》(附件2)组织本级大赛,并严格按照大赛项目申报名额分配表(附件1)的要求和规定的时间节点,选拔并推荐优秀项目参加省赛。
第二阶段:2025年4-5月为全省赛事组织阶段。大赛组委会组织项目申报、资格审查、初评和终评工作。终评活动计划于5月开展,具体安排将结合初评情况另行通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公示获奖名单、印发获奖通知、颁发证书和总结研讨等。
六、申报方式
各设区市竞赛组织机构按照分配名额,组织申报者严格依据《江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规则》(附件3)的要求,填写并打印项目申报书(附件4-1)、查新报告(附件4-2)、查重报告、学生诚信承诺书(附件4-3)各一份,完成签字盖章后于4月15日前统一将申报材料及市级项目申报清单(附件5)电子稿发送至指定邮箱cxjyk66@126.com。每个项目的电子稿文件名应注明“学科+项目名称”,邮件主题注明“地区名称”。
各设区市竞赛组织机构负责收集项目申报人的纸质版原件一份及《市级项目申报清单》,于4月15日前(以当日快递号为准,过期不予评审)统一邮寄至江西省科学技术馆。申报者原件资料不予退回,请提前自行留存备份。
七、奖项设置
(一)大赛获奖证书由各主办单位联合颁发。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初评淘汰20%作品,其余作品入围终评,参加终评的作品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具体比例为: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
(二)优秀指导老师奖:获一等奖项目的指导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三)优秀组织单位奖:各设区市须提交《第39届江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申报书》(附件4-4)。组委会办公室根据参赛队伍规模、参赛组织情况、获奖情况等评选优秀组织单位。
(四)“才发乡村少年圆梦计划”奖励基金专项奖
专项奖是由江西省于都中学教师黄才发(2020年“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发起设立,为助力江西省中小学生动手及创新能力培养和科技素养的提升,提高江西省乡村中小学生科技制作产品孵化率而设置。获奖项目将从本届大赛的优胜项目中产生,按“才发乡村少年圆梦计划”奖励基金的奖项设置及奖金分配原则,依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奖励。
八、工作要求
(一)比赛为公益性质,自愿报名参加,不收取任何费用。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比赛结果不作为招生入学的依据。
(二)各设区市竞赛组织机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严格规范竞赛工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九、其它
《江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办法》,《江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规则》,第39届江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申报相关表格、市级项目申报清单请到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普专栏http://www.jxkx.gov.cn)或江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平台(http://jiangxi.xiaoxiaotong.org)网上查阅、下载填报。不再另行印发。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 潘琦 杨双奕
联系电话:0791-86500371 17862998820
邮寄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赣江北大道608号江西省科学技术馆 邮编号码:330025
附件1.名额分配表
附件2.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办法
附件3.江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规则
附件4-1.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申报书
附件4-2.查新报告
附件4-3.学生诚信承诺书
附件4-4.赛事优秀组织单位申报书
附件5:市级项目申报清单
下载:《通知》盖章版 pdf
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共青团江西省委
江西省妇女联合会
202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