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范围:

工作管理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英文网站
首页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 全国公众信息服务门户网站

【科技日报】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 需孕育非功利的土壤

2020-11-02科技日报本文被阅读过13086次[推荐][打印][保存][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好奇心”,在11月1日开幕的2020中国科幻大会上,这个词几乎出现在每位专家的发言中。作为科幻事业和科学研究的生力军,青少年的科普和科幻教育备受关注,而无论是做科幻还是做科普,好奇心的激发和保护又是最被大家看重的。

  “好奇心引发的对科学的兴趣和想象力,像小树苗一样珍贵而脆弱。我们要共同营造鼓励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包容并蓄的土壤,呵护青少年的好奇心,以好奇为指引,展望世界科技强国之未来。”在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表示,做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归根结底要孕育和长期维持一个非功利的土壤,“虽然只有很少数学生最终会走上科学探索之路,但科学作为人类主要思考方式之一,对大多数从事其他职业学生的成长也大有帮助。因此,可以将科普科幻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一种方式来推广。”

  周忠和表示,从实用角度来说,科普科幻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各分支前沿的最新进展,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和想象力,还能增进不同人群的交流理解,提升青少年的人生修养。

  两支烧瓶、一个火星模型,齐齐摆在桌面上。以妙趣横生的实验风靡全网的牛津大学化学博士、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直接在现场做起了化学实验。谈到如何培养孩子对科学、科幻的好奇心和兴趣,他强调了动手的重要性,“实验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好多学生,尤其是小地方的学生,在学校可能从没做过实验,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对科学感兴趣。”因此,他也把课堂搬到短视频平台上,“短视频讲得不深,哪个观众偶尔看到了,可能对化学对科学产生了兴趣,这个种子会发芽,开始更多更专业的科学探索,很多传统模式下接触不到科学的人也可能看到短视频。这是一个钩子,先把他拉过来。”戴伟说。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林群看来,怎么设计这个“钩子”、吸引更多的人“上钩”,值得探讨。

  年届八旬的他清晰地回忆起学生时代的数学老师,“我的老师讲数学课,会用半堂课讲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讲清公式的来龙去脉。老师懂得多讲得少,知道很少的公式就可以享用终生了。”由此,林群说,对学生的科普要退到起点,退回最原始最简单的状态,踏踏实实地做,同时注意兴趣和现实需要的结合。

  周忠和同样反复强调,急功近利要不得,“在功利主义的背景下从事科学研究、教书育人或者其他创造性的劳动,好奇心驱动自然不受重视,想象力也无疑会受到压制。”作为一名古生物学家,他说,好奇心本就是许多动物的一种天性,它不是培养出来的,只要不去压制它就很好了。

  好奇心、想象力和科技创新、科幻发展密切相关,“没了好奇心,就没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社会的进步必然受到影响。如果一个文化充满创新活力,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话,自然会促进科幻的繁荣。反过来,科幻的繁荣也能够帮助我们保持或者激发想象力。”周忠和说,“科幻对科学普及起到的作用,很多时候不亚于一般意义上的科普。譬如《侏罗纪公园》这样的科幻大片,对于激发青少年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其影响可能超过了任何一部优秀科普书籍。”

文章主题词:
评论
称 呼:
评论须知
  • ★ 在本网发表言论,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有关法律法规;
  • ★ 请勿发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言论;
  •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 在本网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评 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