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范围:

工作管理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英文网站
首页 > 新闻报道 > 工作动态 > 英才计划

顶尖科学家与英才学生同桌对话,桌布讨论载满奇思妙想

2020-11-02本文被阅读过17779次[推荐][打印][保存][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11月1日上午,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迎来了一场“元气满满”的活动:顶尖科学家小科学家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马大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友柏,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政和作为顶尖科学家代表现身论坛现场,与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的55位“小科学家”同桌对话。

听说是和孩子们交流,几位院士尽力从繁忙密集的工作中抽身而来,欣慰的是,精彩纷呈的现场给了他们源源不断的惊喜。

图为“小科学家”代表分享展示科学探究小课题。

论坛首先由八位“小科学家”代表进行分享展示,包括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收获、对科学和未来的畅想等。“为什么学霸的考试成绩总比姚明的身高还高?”来自重庆市第十一中学的谢睿奇根据日常观察,提出《论考试成绩的影响因素的初步试探性研究》这一小课题。他通过网课自主学习,构建影响因素模型,得出了各维度的归因占比,其中最显著的是“自上一次大型考试以来平均一周投入的额外时间”。

图为上海浦东新区协和双语学校的郭秦菘展示自制蛇形机器人。

小科学家论坛上,“我带了个宝贝来现场”,来自上海浦东新区协和双语学校的郭秦菘从书包里拿出一个蛇形机器人。他在一次农村调查中注意到,农药过量喷洒问题广泛存在于当前农业生产中,农民们基本依赖个人经验判断用哪种、应该喷多少。因此,他提出《基于GoogleNet和MATLAB的农药过量喷洒综合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一现实困扰。“制作这个蛇形机器人的实物,我大概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它真的能够迅速、灵活地在田地里穿梭。”郭秦菘自信地说完之后,把蛇形机器人盘挂在脖子上走下台去,真挚的笑容让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其余“小科学家”们的分享也同样引人入胜,从乐器噪音防治到城市运动空间规划,从二氧化碳复合材料到可逆光致变色的涂料制备等等。“小科学家”们诠释了科学探究的三部曲:“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展现了新一代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让我们感慨,好奇心和洞察力是科学最好的养料。

图为“小科学家”们展示手绘思维图。

而后的桌布讨论环节更是将论坛带入新的高潮,55位“小科学家”分为4组,每组由一位顶尖科学家导师带队进行讨论,讨论话题紧扣科学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现象。

“我们如何定义科研的创新?不同水平上的研究发现都如何推动科研发展?”“在解决问题前,我们或许应该利用大数据调查先摸清现存的问题、阻力。”“您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怎么看?”“神经网络模型同样能够反映自主学习的优越性。”……40分钟的时间里,“小科学家”们从未被题目所局限,他们从自身的优势和研究出发,展开朋辈间交流。当你看到两个同学就某一领域展开辩论甚至面红耳赤,就仿佛洞见他们在未来的科学场中是如何吸纳意见、切磋提升的。

图为“小科学家”们展示手绘思维图。

讨论结束后,四个小组分别用手绘海报的形式,图示阐述了小组关于议题的讨论结果,顶尖科学家们进行一一点评。

图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政和。

“自然是交叉学科的现象,要更加清晰地解密自然就一定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徐政和院士在点评中说:“非常高兴和‘小科学家’们一起讨论,通过项目的设计制作确实意识到‘小科学家’一定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为创造更美好世界共同努力的未来核心层面,祝各位‘小科学家’们在未来的学习科研取得更大的成就。”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友柏。

谢友柏院士点评道:“今天看到这么多年轻‘小科学家’热烈地对科学问题进行讨论,非常高兴,这是我们国家进一步高质量、大规模发展的希望。”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

“我不得不说,这些孩子都比我聪明。我为这些后生感到可喜、可敬。”杨雄里院士肯定了在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他引用黑格尔的一句话“尊重权威,同时又要挑战权威”勉励在场的“小科学家”,说道:“尊重基本原则,但在这一过程中一定不要被权威的话所束缚,不然我们就不可能进步。科研是不断地创造新的问题,所以我们既要尊重权威,又要挑战权威。”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

马大为院士则从基础学习、科研心态方面对小科学家们提出了要求和期待。他说:“第一,我们要把基础学好,基础学好是很关键的因素,绝对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能够真正站在一个‘巨人的肩膀’上创造。第二,做科研要有一颗淡定的心,科研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出来的,而是很长时间的艰苦探索,也许哪一天灵光一现出来的想法会改变世界。第三,化学是真正能改变世界的。中国有很完整的化学产品生产链,同时化学在医药、医疗、农药都有帮助,希望年轻人能选化学,从事化学专业。”

据悉,参加本次论坛的55位“小科学家”年龄集中在15岁至18岁,分别由中国科协和上海市科协从“英才计划”项目,以及五项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优秀学生中选拔而来。55位科学少年中不乏有在学术期刊已发表文章、获得国际奥赛金牌和在各项国际知名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

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起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以此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文章主题词:
    评论
    称 呼:  
    评论须知
    • ★ 在本网发表言论,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有关法律法规;
    • ★ 请勿发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言论;
    •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 在本网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评 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