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基地肩负着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素养的重要使命。它们如同一个个接力传播科技知识的充电站,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科普基地的吸引力来自 于它“吐故纳新”的能力,以及提供的科普服务。能够在知识爆炸的时代“HOLD 住”的 科普基地,才会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引入高水平临时展览,或者让展览、展品常换常新,无疑是保证科普基地吸引力的理想途径。不过,受制于资金、布展周期乃至地域和基地自身特点等因素,有相当一部分科普基地不得不在多年间维持基本相同的展陈内容。于是,利用基地既有软件和硬件资源, 结合时节、地域特点和不同观众群体的接受口味,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科普活动,就成为另一种有效的“保鲜”手段。
多年来,在全国各地,都有一大批供职于各个科普基地的科学传播工作者,为开发出既有科学性又为公众所喜爱的科普活动殚精竭虑。从博物馆周边的化石资源,到自然灾害发生后的遗迹 ;从最先进的现代农业设施,到新农村建设背后的科学理念,都成为策划科普活动的素材。这些经过精心策划的科普活动,往往能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并由此唤起他们的家长对科普场馆的关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进程中,策划优秀的科普活动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鼓励科普活动策划者们的创新精神,也为了让优秀的科普活动不断涌现,我们组织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特色科普活动的评选工作。收录在这本教材中的十六项科普基地特色活动,是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活动中精心筛选出来的佼佼者。苔花虽米小,亦学牡丹开,从册页之中反映出来的,是中国科普人的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生活态度。 我们衷心地期望他们“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面开展科普教育研究和 实践,用笔用心记录下身边的故事、教学的感悟和心灵的足迹,让科普之花在神州大地的城市与乡村大放异彩。
点击下载《特色科普活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