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副主席徐延豪:“英才计划”坚持兴趣导向为国家培养顶尖科技人才
2月15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总校协办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综合培养研讨会”在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召开。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刘燕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刘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人民大学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等领导和专家,以及全国多所知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就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作出探讨。徐延豪书记对“英才计划”的工作开展情况做了专题报告。
徐延豪表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各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共同战略选择。“英才计划”是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由中国科协、教育部2013年启动,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所重点高校共同开展的试点工作,旨在从全国各省市的优质高中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方面具有浓厚兴趣、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走进大学。“英才计划”设立之初就是要促进大学与中学的衔接,共同培养未来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计划实施以来,各地中学和大学积极参与,推荐优秀导师辅导学生,开放优质科研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潜质和创新能力,参与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有的大学和中学把“英才计划”与本校日常工作进行了很好的衔接。
徐延豪介绍,自2013年“英才计划”启动以来,20所试点高校共推荐导师347位,其中院士37位,入选者19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1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15位,青年入选者10位。3年来“英才计划”共培养了1755名优秀中学生,使他们激发了科学兴趣,初步掌握了科研基本方法。第一批“英才计划”培养的学生中,有66%考入“985”高校,10%进入“211”高校,10%到欧美著名高校学习,多数学生是在“英才计划”中自己所选择的专业继续发展。
徐延豪表示,建设科技强国,创新人才培养是关键,“英才计划”将继续做出探索,下一步将逐步完善学生跟踪机制;促进“英才计划”与大学教育、中学教育的衔接;加强学生选拔工作,逐渐扩大省级试点范围,扩大培养规模,让更多的优秀中学生走进大学实验室,感受科学的魅力,树立科研志向,为国家培养未来顶尖科技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