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范围:

工作管理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英文网站
首页 > 文件通知 > 通知 > 英才计划

中国科协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继续开展2016年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5-11-20科协办本文被阅读过3830699次[推荐][打印][保存][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各有关省(直辖市)科协、教育厅(教委),各有关高校:
 

为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有关要求,切实促进高校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开发开放,进一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和机制,中国科协、教育部于2013年起,在部分高校试点开展了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称为“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经过三年的实践,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经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商定,2016年将继续组织开展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请各地科协、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充分认识中学生英才计划对于探索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工作机制、促进国家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严格按照《2016年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见附件)的要求,在认真总结2013-2015年工作的基础上,精心策划组织,及时沟通协调,加强监督管理,确保2016年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附件:2016年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中国科协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2015年11月13日

 

附件

2016年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在认真总结前三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工作内容

(一)试点城市(共15个)

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长春、南京、杭州、合肥、厦门、济南、武汉、广州、成都、兰州、西安。

(二)试点高校(共20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三)试点学科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共五学科。

(四)导师遴选与推荐

试点高校推荐本校在上述五学科领域内具有崇高学术威望和专业造诣,并热心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著名科学家作为导师人选,经学科工作委员会审定后,正式成为英才计划导师,并获发主办单位制作的导师聘书。

原则上,英才计划导师应从两院院士、“”国家特聘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中推荐。导师应能够保证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原则上每月与学生见面不少于一次。导师可组建培养团队,团队成员原则上应具备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导师团队协助导师完成每三个月填写一次学生《成长记录》等日常培养工作。

(五)学生遴选

学生遴选由试点高校与省级科协、教育行政部门共同负责。中学负责推荐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参加申报。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高校导师的研究领域选报导师,并提交相应材料,通过网上初审、面试等程序后进入培养环节。

2016年计划培养中学生500名。每位导师培养学生数不超过5人。

2015年入选学生如希望继续参加培养,也需重新进行网上申报,程序同上。

(六)培养方式

英才计划学生培养应摒弃一切功利因素,完全从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尊重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探索优秀学生培养的方式方法。一般来说,英才计划学生培养方式大致有三类:兴趣导向型、项目导向型和联合培养型。

兴趣导向型通常是指学生进入计划时尚没有明确的研究项目,仅仅是对某一学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导师的培养方式主要是指定阅读书目、组织参观实验室、参加学术沙龙、参与导师科研课题、听取学术报告等形式,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进而帮助其找准目标和方向。

项目导向型通常是指学生在进入计划时已经有较为明确的科研课题或项目,在学期间主要是在导师的实验室里,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开展科学研究,完成研究课题或项目。

联合培养型是指针对那些个人兴趣爱好或科研项目属于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由高校内部不同学科导师、不同实验室或校际间的合作共同培养的方式。

进入英才计划的学生,必须要对计划的目的和意义有深刻认识,必须保证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培养活动,必须积极主动与导师沟通联系,必须认真完成导师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及时填报《成长日志》。

培养周期原则上为一年,从2016年1月至12月底结束。

(七)强制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

为加强对项目运行的过程监管,自2016年起开始实施强制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即在当年下达招生名额的基础上,各省可在导师同意的前提下,按10%的比例增加候补名额。候补名额不单独追加经费,暂时不列入计划,但可以跟随导师学习。学习期间亦可以参加英才计划活动,填报网络记录。省级管理办公室6月底进行一次强制评估,评估后重新上报一次名单。不合格者自动退出,候补名额自动成为正式成员。评估依据包括:学生成长记录填报情况;完成导师指定任务情况;导师及所在中学意见。若候补学生一直跟随学习,且表现优异,最终可自动取得正式学员资格,发给相关证书。

三、组织保障

2016年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相关高校、省(市)科协、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共同参与实施。具体职责如下:

(一)中国科协和教育部

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组成的全国试点工作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试点高校;提供试点经费资助;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提供咨询指导和监测评估;为项目实施提供相关资源支持。

中国科协成立由国内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组成的“英才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对计划实施提供指导、建议、评估。专家咨询委员会下设五个学科工作委员会,负责确认导师名单并对学生培养工作进行调研、督导;组织学科交流活动和学科论坛;对本学科培养工作进行评估。

(二)试点高校

试点高校负责确定具体部门(如教务处、科研处等)协调和组织试点工作实施,并将中学生英才计划与“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计划”纳入学校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总体计划。具体职责包括推荐导师人选;协助省级办公室组织学生选拔;协调重点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场所资源向学生开放,提供相关资源保障;协助导师推进培养工作;制定工作评价标准,对导师及培养团队工作量、工作成绩等方面给予评定;完成学校试点工作总结。

(三)省(市)科协、教育行政部门

省(市)科协、教育行政部门与试点高校共同组成试点工作省级管理办公室,负责将中学生英才计划纳入本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整体规划;制定本地区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织重点中学参与,分配中学生推荐名额;组织和推进本地中学生的推荐、选拔、培养工作;组织本地区试点工作总结评估等。

(四)参与中学

参与中学负责推荐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中学生;指定专人负责学生日常联系,对学生培养活动进行督促和检查;保证学生培养时间,提供校内实验设施等相关支持;对往年培养的学生进行跟踪联系。

四、工作安排

(一)推荐导师

2015年12月1日前:各省级管理办公室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荐符合条件的高校导师,报中国科协确认。

(二)导师填报信息

2015年12月1-10日:导师登录中学生英才计划网络工作平台(www.ycjh.org),录入或更新个人及培养团队信息。

(三)学生网上报名

2015年12月11-20日:中学推荐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科学潜质、对基础学科研究有浓厚兴趣的优秀高一学生。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在英才计划网络工作平台上选报相关导师

(四)导师网上审核,高校确认

2015年12月21-31日:导师根据学生申报情况,确定拟培养学生名单。高校审核确认导师初审结果,发布面试信息。

(五)面试与拜师仪式

2016年1月1-10日:各省级管理办公室按学科组织面试工作每位导师拟培养的正式学生数应不超过5名,候补学生不超过1名。

入选名单由省级管理办公室汇总后报全国管理办公室审定。审定通过后,各省负责组织拜师仪式,邀请学生家长、中学老师等相关人员参加,通过拜师仪式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把握英才计划试点的目的和意义,进一步明确培养期间的任务和要求,确保培养活动的顺利实施。

(六)培养与强制评估

2016年1-12月:拜师仪式后,学生即进入正式培养阶段。由导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指导意见,师生共同实施。6月底前各省负责组织开展强制评估。评估后重新上报一次名单。评估不合格者自动退出,候补学生自动成为正式成员。

文章主题词:
    在线咨询
    姓  名*
    身  份
    单  位*
    电子邮件*
    移动电话*
    固定电话*
    所属类别
    回复方式*
    咨询主题*
    咨询内容*
    验证码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