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上午,“希望一号卫星通信站”在中国科技馆正式开通,广大青少年从此拥有了自己的卫星通讯体验场所。当日在科技馆参观游览的来自河北、山西、黑龙江等地的青少年参加了卫星通讯站的现场体验活动,他们在专家的指导下观看了卫星运动轨迹,并通过卫星与南京、北京、台湾等地无线电爱好者进行了语音通联。
为充分发挥“希望一号”卫星的科普作用,激发广大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科技馆、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希望一号”卫星通信站正式建成,地点设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四楼,展区安装了卫星监测和通联设备,并配备了活动展板、大屏幕电视,向参观公众介绍小卫星基本情况和卫星运行状态。
2月23日是“希望一号”卫星通信站正式开通的第一天。上午科技馆开馆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陆续有十多名参观的青少年聚集在展区前等待活动开始。为了让大家对希望一号卫星和活动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工作人员为同学们发放了活动指导手册,并由无线电通信专家介绍了卫星通信有关知识。
无线电专家向同学们介绍“希望一号”卫星有关知识
上午10:30,伴随着卫星监测设备发出的“滴、滴、滴”莫尔斯电码声,大屏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希望一号卫星逐渐进入中国的领空,同学们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大屏幕中卫星的运行轨迹。10时35分,卫星通联设备传出了“我是南京三中……我是北京十九中学”等不同地区青少年和无线电爱好者的话音,“同学们,现在你们可以和这些学校的老师、同学进行语音通话”,周围的同学们早已经迫不及待了,来自山西的一位女同学首先与南京的一位无线电爱好者进行了语音通联,在问候与祝福声中,同学们亲身体验了航天科技的神奇和魅力。由于受卫星运行轨道的限制,现场通联时间只有短短十几分钟时间,但从孩子惊讶和兴奋的眼神中能够感觉到对航天科技知识的喜爱。
同学们通过“希望一号”卫星与其他地区青少年进行现场语音通联
根据活动安排,“希望一号”卫星通信站将作为中国科技馆常设展区,经常性开展航天科普和卫星通联活动,具体活动时间将提前一周在科技馆和活动网站发布。
通过开展“希望一号”卫星科普活动,将卫星的技术资源和科技馆的场地资源有效结合,使更多青少年在“天地通话”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实践能力。随着“希望一号”卫星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将拓展青少年航天科技活动空间,为青少年航天科普事业搭建新的平台,激发青少年参与航天科技实践活动的兴趣,为培养我国航天科技后备人才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