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范围:

工作管理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英文网站
首页 > 实践探索 > 实践探索 > 全国公众信息服务门户网站

从“大手拉小手”到科学素质教育——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10年回望

2009-04-13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绶琯本文被阅读过14779次[推荐][打印][保存][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编者的话

  今年是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立10周年。10年前,出于一种严肃的社会责任,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原北京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琯先生联合61位科学家共同倡议,并得到中国科学院科普领导小组、中国科协青少年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技术交流中心、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教委、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及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景山学校、北大附中等学校的积极参与,于1999年6月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从此,科技俱乐部在主任王绶琯的主持下,为帮助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走进科学”开展了艰辛的工作。

  经过深思熟虑,王绶琯院士书面提出了关于科技俱乐部活动的思路、目标以及活动模式和工作模式,近年又启动了以初中学生为对象的“校园科普活动”,这些都是科技俱乐部十年来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王绶琯院士以耄耋之年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和许多科学家一起为培养21世纪的科学英才而呕心沥血;几百名第一线的科学家们在承担着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的情况下,欣然接受聘请成为科研导师,他们不辞辛苦、不计报酬,以满腔的热情为托起中国科学明天的太阳殚精竭虑。

  科技俱乐部的10年,是探索科技教育新路的10年,是科学家们无私奉献的10年,也是科学苗子——明日的杰出科学家初露头角的10年。本文为王绶琯先生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立10周年之际,就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工作撰写的文章。

  “大手拉小手”的初始激励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经历了它第一个10年,十年树木。这个10年里树了一个实验:在科学家到青少年中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

  10年前,这个实验可以看成是科协倡议的“大手拉小手”活动的一个新的尝试。“大手”,在这里是以国家级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前沿科学社会,“小手”则专指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

  “大手拉小手”这个口号很形象,很亲切。人一生要走很长的路,一路上就常常要有人拉一把。我自己年轻的时候路就走得很艰难,是遇到了几双“大手”才有幸“走进科学”的。几十年过去后,自己成了“大手”,时常会有触到“小手”的感受。刚改革开放时,北京市科协很快把青少年科技工作做到了“科学社会”。应当说,当时许多科技“大手”都有拉“小手”的愿望。1984年,时任北京市科协主席的茅以升先生联络多位科技界人士和支持者,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在科协,这个基金会虽然规模不大,但其意义却是深远的。因为它为“大手拉小手”的“民间参与”创造了接纳、流通的渠道。1998年,当在京的六十几位科学家倡议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时,青少年科学基金会很快就决定采纳。那时我正卸去大部分科研工作,便和从北京市科协及其青少年部不同负责岗位上退下的季延寿、周琳、李宝泉等三位同志一起,开始了科技俱乐部活动的早期运作。

  “大手拉小手”,归根结底是青少年的一种科学素质教育。而科学素质教育,往大的方向说,属国之大计,受到举国关注。尤其是在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战场上占有重要位置。科技俱乐部作为准民间组织,恰如主力之外的民兵侦察小分队,志愿担任一定的探索任务。当时一经启动,我们便把探索途径定准在这里所说的“科研实践活动”上。

  科研实践活动在形式上采取了组织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到优秀科研团组中进行时间跨度平均为一年的科研实践的方式。其核心理念是引导这部分中学生走出校门,到科学社会中“以科会友”。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尝试。

  围绕科研实践活动,科技俱乐部一方面和合作的中学一起,在校园里共建活动基地,推荐学生会员参加活动,另一方面联络自愿支持的第一线科研团组,请他们担任科技俱乐部活动的学术指导中心。到目前,科技俱乐部“基地学校”已经发展到了15所,每年参加活动的学生会员100多人;担任学术指导中心的研究单位43个,共86个科研团组参加了活动。这项活动已经基本上常规化,规模稳定在现在的水平上。

  科技俱乐部的运作本身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大手拉小手”的尝试。它从性质到形式,都模仿了科学研究工作中由科学基金支持的自由选题。从一开始,我们就把探索理念具体化为“科研实践活动”的实验课题。该课题一直得到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教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指导帮助和支持。对照在科研战线上把广征并容的“自由选题”在发展战略上纳入与自上而下的“任务性项目”互为表里的地位,我们感到在北京市科协系统中,它的科学基金会(以及科技俱乐部)的这种运作模式是可取的。

  从“大手拉小手”的初始激励开始,科技俱乐部很快就结合到当前中学教育的现实。为了体现自己在主战场外围配合的位置,必须强调脱离为“应试”而活动,特别是注重与“应赛教育”和“应试教育”相区分。为此,在理念上,科技俱乐部确立了(学生)“走出校门”、“以科会友”的宗旨。当时也正是在这个宗旨上创设了以绍介科学精粹和科学使命为主题的“科学名家讲座”,以辅助对学生的引导。而嗣后在进行中倾注最大精力的则是经过几年准备,推出了以考察学生科学素质为目的的评审制度。

  我们意识到这一层次的“大手拉小手”应当理解为科学素质的激醒和培育,始终试图从对科学素质教育的认识来探求把活动引向深入的途径。2006年,当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战略任务提日程时,我们深感全民科学素质和精英科学素质两个层次,有如塔基和塔顶、建构成国家综合科学实力的金字塔,战略上是互相关连的。这使我们决定把自己的立足点移到科学素质教育的平台上,循着“铺设塔基”和“攀登塔顶”两个层次的思路,来探讨进一步的实验。于是开展了以初中学生为对象的校园科普活动,并重新定义了原先的科研实践活动。

  在科学素质教育的平台上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公民科学素质问题备受关注,至今已有多次全国性的状况调查,也有许多学术研究和相应的实践。下面是在此基础上我们所作的对科学素质教育问题的一些探讨。

  1. 科学素质的名与实

  为了讨论,需要先明确一下所要讨论的科学素质的“名”指的是什么,而“实”起什么作用。
不论是对个人或是国家、社会,科学素质作为一种内禀的学术品质,都可以理解为:拥有科学知识和能力的“丰富程度”。其中“科学”两字指的是通常所谓的“科技”,“能力”一词则包含了理解科学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

  内禀的“品质”总是通过相应的“效应”来表现的。因而这种效应可以用来作为科学素质的测度。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研究中广为采用的问卷调查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这种方法要求深刻的科学思想和技巧,要使得答案所代表的“效应”能够正确反映调查对象的科学知识和能力,然后把对于答案的评估作为科学素质的测度。这种把定性的内容(科学素质)转化为允许定量测量的“效应”(问答卷)来设计测度的方法涉及到多重设定,因而最终的方案受到了“调查主题”重点布局的影响,也受到了调查者的造诣和风格的影响。这种情况是典型的,因而可以认为:由此定义的“科学素质”实质上是相对的、定性的,客观上会因时、因地、因被调查的群体而异。

  应当提出:这里所说的与国际上接轨的“公民(或大众)科学素质调查”的主题也是倾向明确的,即:向“最基本的、必要的水平”倾斜。这可以从英文名称 Scientific Literacy中意识到。Literacy这个字来自Literate(知书识字),是Illiterate(文盲)的反义词。

  对于这种公民科学素质的普查,我国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使我们对于今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水平和各个特定群体的科学素质水平有了基本的概念;对一些重点人群,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群体的科学素质状况和条件,包括他们的科学素质水平、对科技政策的了解、对科技信息的兴趣、对待科技问题的态度,以及获得科技信息的渠道等等,都作了分析和研究。有了这些,我们今日思考的问题便有了明确的起点和方位。

  历年普查的结果表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逐年有所改善,但是整体水准尚低。如目前我国“公民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25%(2007年调查),鉴于普查的literacy性质,加之地区差距和人群差距都很大,说明我们今天“准科盲”和“半科盲”还很多,这一数据令人感到这个问题应从根本做起。下面介绍的两项实验,即科学素质教育问题的实验,是我们面对这一根本问题作出的一点努力。

  2. 科学素质是怎样炼成的

  人的素质寓于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之中,“内”要靠陶冶体验,“外”要靠交流熏陶。其推动力是每个人自觉的修养。

  自觉的修养不是自生的,需要打好基础。于是就需要素质教育。

  搞好科学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根本。目前应当把重点放在以下三部分群体上:一是初中学生群体。对于他们,应当把科学素质教育看成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目的是培养他们的自觉和能力,以利于达到并保持“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科学素质水准”。二是高中学生中有志于科技的群体。这是包括科技精英预备队伍在内的正在“走近科学”的少年群体。应当帮助他们养成高科学素质,以利于达到并保持高科学素质水准。三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群体。对于他们,科学素质教育靠的是自我教育,应当为之创造条件并设置考核制度加以督促。

  这三部分群体的科学素质对综合国力的影响不言而喻。下面将结合近两年的工作体会,进一步讨论这三个群体的科学素质教育问题。

  3. 关于“中学科学教育”与“中学时期科学素质教育”

  在上述各个不同群体的科学素质教育中,首先是基础的素质教育,也就是“做人的素质”的教育,应当面向全民,放在义务教育时期的初中阶段是合适的。这个层次的科学素质教育应当是普遍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习惯、理解科学的能力和关心科学的感情。在校园里可以表达为“学科学、爱科学”的自觉和风尚。

  接下来是高层次(科技精英预备队伍)的科学素质教育:科技精英的第一次创造性高潮平均发生在20多岁。所以科技苗子的发现和扶植应当着重在高中时期。这时期的素质教育,是“做人兼做事的素质”的教育。应当着重在引导他们进入健康进取的科学社会,求师交友,受到熏陶,体验“走进科学”之路。

  这两种培养目标,分别涉及到初中时期和高中时期,都不是常规的中学科学教育或科学课程教育所能涵盖的。固然中学里的常规科学课程素来重视素质教育,如初中里由来已久的“学科学、爱科学”的口号就是一个例证。高中阶段更是历来在课程里强调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历来在教学中都是强调激发兴趣、发挥创造力,并在课程外设立选修项目。这些努力肯定都会得到持续坚持并取得更多的效果。但是这样做并不足以涵盖我们在前面所定义的科学素质教育。

  在学校的教育中,教书与育人素来并重,而且相辅相成。中学教育的现实是:前接小学,后接大学,把各门学科古往今来的基本知识集中浓缩到短短的几个学年的课程里教完、学好,这是办学的一项主要任务。所有上面说到的那些努力都是在这种课程的总布局下的举措:以教为纲领,然后寓育于教、以育辅教。具体到科学教学,首先是系统性的科学知识的积累,随时强调结合到获取知识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知识,然后是创造条件加以实践、体验和发挥,这一切,无疑都有培养科学素质的功能。但是性质上必须服从课程要求、受到课程制约,因而和科学素质教育有着“鱼”与“渔”的本质区别。科学素质教育,如上面所说,有它自己的基本的以育为主的要求。在中学里,它与教(科学知识的传授或巩固)的关系应当是以教辅育、寓教于育。相对于常规“教育”,它应当正名为“育教”。

  下面两节里介绍的,可以看成是对于这种“育教”的初步尝试。

  4.关于初中学生群体的科学素质教育

  这是一个实验,设计为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在义务教育时期的初中一个年级中实施。如前所述,其目的为普遍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自觉和风尚。这里的“科学”指的是整体概念,包含广泛的科学题材,从日常所见,到科学时事、科学专题……而这些正是通常的科学普及的内容。所以,这种科学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属于一种科普教育。它与常规的课程教育不能互相替代。因此,除了“育教”的出发点不同于常规的“教育”外,以科普知识(而不是系统的科学知识)为题材,也是中学里科学素质教育应当在常规之外专设一门必修课程的原因。

  我们把这个课程或实验,称为“校园科普活动”。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特别强调了激发学生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以助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的自觉。

  这个设计曾经在前文中提到,下面是简单的条例:

  (1)规定在初中二年级(或一年级)的一个学年中,每个班都有一个学期每周以一至两节课时用于“校园科普活动”。

  (2)进行校园科普活动的班在一个学期中集体负责一个选题的科普,在教师辅导下,全班学生共同完成一套科普展板(或墙报)的创制,并在期末向全级(或全校)作该选题的科普报告。这样,一个学校中每学期有多少个初中班参加活动,校园里就会有多少套展板和多少个报告。这样的科学气氛当有助于科学素质的熏陶。应当指出:在这个活动里我们教了学生科学知识,但知识的积累不是主要目的;我们给学生作了科普讲演,但科学普及也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自己作科普,以此唤起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自觉。

  (3)该系列选题以科学时事或大众关心的科学问题为主。原材料是从书刊中选取或由教师自己编写的科普文章。教师按照校园科普活动规定的规范,把文章内容加工成为规范化的讲演文、参阅条目和辅导步骤组成的校园科普辅导材料。辅导材料经试用鉴定合格后可供所有进行校园科普活动的教师直接采用或参照使用。

  (4)校园科普活动的全程以学生活动、老师辅导的方式进行。辅导的安排为每周一次,每次用一至二个课时,一个学期总共十几次(视各个学校的情况而定)。学生用一次活动的时间听开题导引报告,其他的十几次均用在展板的制作(以及演示)上。

  (5)校园科普活动辅导教材是经实际应用考验后制成的范本,范本首要的要求是符合困难地区中学老师的需要。

  这样的活动迄今在不同中学共约20个初中班上进行过实验,有了阶段性结果。整体总结将在2009年夏季进行。

  以上陈述的立论和意向可以概括为:校园科普活动是一种科普教育、是一种有别于课程教育的特设素质教育,教学生学科普、作科普、体验集体创作精神,用的方法是科普实践,有别于一般教学方法。它通过展板制作和科普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启发他们追求知识的自觉、发掘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它通过集体创作来培养学生切磋合作的团队精神。它设置了长达一个学期的课时专注于单一课题的辅导,使得老师有了比平常多得多的机会和学生“工作”在一起,便于言传身教,特别是由此有了做到因人施教,把辅导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可能。

  5.关于高中学生群体的科学素质教育

  对于高层次的科学素质教育,前面已经说过,我们于9年前启动了科研实践活动,对象为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群体。

  “禀赋,勤奋,机遇”,是科学人才取得成功的三要素。机遇的错失经常导致人才的埋没。鉴于中学时期专科分流和个性化教育的分量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对于志趣已明、禀赋已显、常规课程已难满足要求的学生,非常有必要为他们创造机遇,到科学社会中去接触科研、求师交友——“以科会友”。前面说过,为了实现这种“以科会友”,科研实践活动设计为:每年组织一批这样的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到优秀科研团组中去,进行时间跨度平均为一年的课题研究;并每年一度,为导师推荐的优秀论文进行评审答辩。具体程序为:

  (1)建立以第一线科研团队为核心的“科技俱乐部学术指导中心”。中心的导师或导师组负责学生(单独或两三人一组)在活动期间完成一篇科研实践论文报告。论文的选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条件和水平尽可能取自实际科研工作,适合学生在一年的课余时间内完成。选题的要求首先是易于发挥学生的求知愿望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强调不把学术水平放在第一位,也不追求“超常教育”的效果),辅导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考察(并力求发掘)学生的科学潜质的过程。论文完成时学生写出报告,导师根据科研实践活动的要求给出评语,并推荐优秀的论文参加俱乐部的论文评审。

  (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每个选题平均时间跨度为一年。科研实践活动强调与学校的常规教学(包括选修课)相区隔,不影响常规的综合素质教育,也不影响“应试”。参加活动的时间跨度长达一年是因为“求师交友”必须有足够长的相处时间。学生在活动期间必须坚持与导师和团组的日常联络或接触。

  (3)科研实践活动每年举行一次论文评审。评审设计成为科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既不是通常的竞赛,也不对结果排名),采取了以发掘学生科学潜质为主的“开卷准备,互动答辩”和“多评委评定”的方式。评委的人数为15至20人,均由对人才培养具有丰富经验的学者担任。每人评分的标准虽然分为三档——突出、优秀、不足,但实际上只回答一句话,“你是否认为他‘突出’?”迄今每年评审中都有几名学生被绝大多数(85%至100%)评委评为“突出”。表明了这种素质教育和评审方式足以发观科学苗子。

  (4)科研实践活动在形式上虽然和有些其他活动一样,即中学生完成一篇科学研究论文,但其目的单纯是为了科学素质的培养,一不是为了超越常规中学课程的教学实验,二不是特殊班的特殊训练,三不是为了参加国内外科学论文竞赛。我们并不反对学生参加学校安排的任何竞赛活动,但严格避免科研实践活动被误导成为“应赛教育”。帮助有志于科学的少年“求师交友”当然不应含有成为某种“敲门砖”的动机,否则岂不有愧于素质!

  6.对科学社会的几点期待

  (1)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不言而喻,其中负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群体的科学素质的提高应当居重中之重。这个群体的科学素质靠自觉的自我教育。其效果关系到了国家科技政策的实施和贯彻。

  (2)按照上面的观点,中学是科学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目前来看,是独一无二的)基地。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初中学生和部分高中学生。

  教育的成效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水平。人从一个儿童成长为国家公民的关键时期是中学年代。中学教师肩负的“人的成长”的社会责任,担子的重量绝不亚于负有“人的健康”之责的医生。所以他的职业训练和职业门槛应当类比于医生。而与此同时,他的职业待遇也应当与医生可比。目前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和种种延误,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尤其是任教地区的条件愈困难,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愈高,而所能得到的待遇(包括物质待遇和进修机会等等)却愈低。我们意识到这种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但是事关一代代的公民素质,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3)传播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传播网络将导致科学、文化真正意义上的普及。科普作品,大到博物馆的展出(展品+讲解、示范等等),小到一本科普小册子、一则科学小品(知识、故事等等),都可以借助于网络,得到快速广泛的流传。科普创作,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将可以得到巨大的发挥空间。而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科学成果、科学事件,以及一般科学信息的增加将愈来愈快,创作的量和质上的要求将愈来愈高。

  在这样的形势下,针对本文提出的三个重点群体,以下几点设想应可列入议程:一是及时反映科学信息,组织定期(每周或每月)专家点评(不妨多于一家,各抒己见)。二是强调科普创作的同时大力加强优秀科普作品的翻译工作。科普写作难度很大,好作品需要深的学术功底和文字功底,值得珍视,应当不漏过国内和国际的一切资源。翻译实际上是文字上的再创作,但首先要保证科学正确。希望能有更多的专家投入译著和审稿。三是尽量利用多媒体技术。一篇科普文章刊在小册子上,传播的范围受制于册子的发行量。文章录入光盘或输入网络后(这在今日已成常规)便打破了限制,而电脑普及到困难地区的中学也已经指日可待。同样,电视机也很快会在困难地区普及。利用多媒体可以把一篇科普文章用字幕配上朗诵来表达,只要在普通的电视机上放映,就可以同时为十余人导读。这在困难地区可以很大地提高科学普及的范围和质量。当然,一旦互联网得到普及,网络的应用将能更进一步提升这种“支困”的力度。再进一步,“互动式科普”的需求很可能会在困难地区应运而生,而现在提早为之作好准备才会跟上时代的步伐。

  关于科学文化的一些思考

  前面我们讨论了科学素质教育。这种教育培养了自我修养的能力,是基础性措施,当然极其重要。但对于科学素质的形成、保有和提高,还必须有后续的、更广泛、更持久因而也是更基本的努力。这就是科学文化建设。

  这种努力涉及到了比本文的目标大得多的课题。目前仅能限于局部探讨,将不在这里讨论。下面将简要陈述我们正在着手试行的一些初步实验及其基本理念,以寻求批评和指正。

  1.关于文化和科学文化

  如果说一个自然人的生命借助于基因的遗传和变异得到了延续和进化,那么一个族群(当可以称之为社会人,以拟自然人)的生命的绵延和进化,当归功于民族“文化基因”的继承和革新。

  现代意义的“文化”二字是外来语,但是在今日汉语中用得很广,以至不得不加以界定。《辞海》列出的好几条定义,其中比较接近我们的意思的为:“精神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而据西方学者(英国爱德华•泰勒,19世纪后期),“文化”则应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两种定义一个抽象,一个具体,内容基本上相融。按照它们,“科学文化”可以定义为“一个社会成员由于科学精神的熏陶而获得的习惯和能力”。

  这样,我们就需要首先要定义一下“科学精神”。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曾经在一篇短文中作过一些尝试。下面是文中有关的一段。

  “科学精神,属文化现象,得名于科学。这里所谓的科学,属社会行为,旨在认识自然,也就是,发现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牛顿时期以来的300多年里,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此巨大,促使人们对于它本身的属性、性质、发展规律、社会作用等等,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由此归纳出的它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总到一起,成为这里所谓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在大众心目中是崇高的,认为它表现了客观的、务实的和宽容的态度,民主的、进取的和坚韧的作风,实证的、严谨的和灵活的方法。这些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结合到一个国家本身的传统,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科学文化现象,浸润在社会的精神文明里。每个社会成员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熏陶。”

  2.科学素质教育与科学文化建设

  在现代社会里,科学是一门备受重视的行业。科学文化属行业文化。一个“科学人”——科学社会的成员,服膺上面所说的科学精神。“科学人”的这个群体的典型举止、习尚和作为,代表了全社会中科学文化相对高的水准。

  几年来,科研实践活动做到了规范化并作了总结,表明在普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以及从中发现科学苗子等方面均能收到成效。但是,接下来的往深处的探求,则令人加倍感到这个总结并非终结,而是呼唤着新的开始,而且非常迫切。

  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持续性问题:学生们在科研实践活动结束之后便忙于应试,然后毕业,到各个大学就读。这对于学校来说,是已经完成了送自己的学生“走进大学”的任务。但是对于科技俱乐部,却眼看着这一段“大小拉着的小手”一一散离,却留下许些未能实现的心愿。我们在一年的活动时间里虽然做到了把这些学生们“拉近科学”,但离送他们“走进科学”的初衷还很远;终期评审中虽然发现了一部分科学苗子,但却没有机会加以扶植。组织联系的中断造成了“大手”与这些“小手”的脱离。这当然非我们所愿,许多参与者也感到这一段师友缘弥足珍贵。但是,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新的探索。因为眼前面临的除了工作对象分散外,还要考虑到再往前走时他们都已经成年、都已经不是“小手”,所以必须有新的组织理念和形式来再结师友之缘。

  另一个问题是:科研实践活动中师友的文化熏陶,只是靠共事之间很自然地“谈事”,而没有刻意“谈心”。这种潜移默化所达到的科学素质培育,偏于对科学知识的探求、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激励,而没有顾得上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种只谈做事不谈做人、只管实效不管理想,本身就含有短期行为的性质,我们的本意是求师交友,而这则和我国传统的朋友之道不相宜。这种情况和当前我国社会也包括科学社会和中学校的“短期行为”心态有关。虽然这不是一时一事所能改变的,但是大家都认识到这种状态的扭转是关系到振兴我国科学的大计,千万“勿以善小而不为”!
 

文章主题词:
    评论
    称 呼:
    评论须知
    • ★ 在本网发表言论,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有关法律法规;
    • ★ 请勿发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言论;
    •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 在本网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评 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