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行动共识 天府科普(研学)游落地校园——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重点项目工作会在蓉召开
2025年11月1日,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重点项目工作会在省科协三楼会议室举行。来自全省各创新实验学校、机器人实验学校及中小幼机构的代表与科技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通过“上午专项研讨+下午天府科普(研学)游”的创新模式,围绕重点项目推进凝聚共识,为构建科学教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动力。
政策锚定方向 四大项目明确实施路径
会议开篇即明确核心目标: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拔尖人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杜凡对 “拔尖创新人才数学创新能力测评”的解读,凸显该计划 “贴合国家战略、遵循成长规律”的双导向定位,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方法论支撑。
协会综合发展部部长贺玉婷详解 2025 年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学术年会筹备方案,强调年会作为全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的核心平台,将聚焦创新教学活动案例分享与跨校协作。会议主持人特别强调,各学校需主动申报成果、组织参会,通过思想碰撞破解实践难题。
两大协同项目成为本次会议的亮点。协会秘书处重点宣讲的 “天府科普(研学)游”品牌建设方案,明确将依托《天府科技云・四川省科普地图》,搭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机制,打造精品文旅、高校院所、科幻特色等五大类研学项目。该项目与航空航天实验室建设形成互补,后者通过普适化参与与主题活动设计,引导青少年树立航空科技报国志向,要求各校按节点推进建设并反馈实施需求。


沉浸式研学 科技场景转化教育灵感
午后的实地探访让参会者直观感受科技教育的实践魅力。在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这座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秒的“西部最强大脑”内,代表们观摩算力机房与AI创新实验室,了解超级计算机在气候模拟、生物医药等30余个领域的应用成果,深入学习“国之重器”的科普转化路径。“看到超算如何‘算天算地算未来’,终于找到高端科技与中学物理教学的结合点。”一位中学教师在观摩后表示。
成都科幻馆内的“科幻 + 科学”教育转化模式引发热烈讨论。参会者在科幻主题展厅与影视特效工作室中,学习从科幻作品提取科学知识点、设计跨学科活动的方法,这与深圳福田区通过科幻文学培育创新思维的实践形成呼应。在智慧农场,土壤湿度传感器、无土栽培等技术应用场景,为科技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提供了鲜活案例,代表们围绕课程开发、基地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凝聚行动共识 天府科普(研学)游落地校园
“专项研讨厘清方向,实地研学激活灵感。”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相关负责人总结道,本次会议明确了拔尖人才培养、学术年会、天府科普(研学)游、航空航天实验室四大项目的实施路径,实现了政策解读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参会代表纷纷表示,将结合本校特色转化会议成果,推动科技教育融入日常教
据悉,协会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联动中小学校、幼儿园持续扩大“天府科普(研学)游”品牌影响力,培育中小学校专业科普导师队伍,通过资源整合与平台搭建,大力推进天府科普(研学)游,助力我省青少年科技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