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山西科学讲坛第914期讲座在山西省科技馆举办,特别邀请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层与古生物研究室主任王旭日研究员,他凭借深厚的专业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题为“恐龙就在我们身边”的精彩科普讲座,引领大家走进神秘而迷人的恐龙世界。


讲座现场,王旭日从专业的视角为观众们介绍了恐龙研究领域的最新重大成果。8月6日,备受瞩目的2025未来科学奖正式揭晓,季强、徐星、周忠和三位研究员凭借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这一突破性成就,荣获“生命科学奖”。这一发现犹如一座坚实的桥梁,将曾经作为假说的“鸟类起源于恐龙”成功转化为被科学界广泛接受的理论基石,不仅为古生物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更让我们对生物进化的历程有了更为清晰、准确的认识,为揭开地球生命演化的神秘面纱又添了一把关键钥匙。

▲ 2025未来科学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
随后,王旭日结合自己多年来在科研一线的亲身经历,向现场观众介绍了野外寻找化石、处理化石以及开展研究的全过程。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观众们认识到考古研究绝非是闭门造车、埋头苦读,而是需要勇敢地走进实际,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通过对化石等珍贵实物的研究,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知,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

▲ 王旭日介绍如何寻找化石
为了让观众们对我国丰富的恐龙资源有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王旭日还借助各地发现的不同化石,详细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的特色恐龙。其中,马门溪龙以其超长的脖子脱颖而出,成为我国脖子最长的恐龙代表,在远古的生态系统中占据着独特的生态位。晋地甲龙作为在山西这片古老土地上发现的恐龙,承载着山西地区独特的地质历史和生物演化信息,它的存在见证了这片土地曾经的生机与活力。

现场气氛随着精彩讲解愈发热烈,尤其是充满好奇心的小朋友们,他们纷纷踊跃地向王旭日提出问题,“恐龙有羽毛吗?”“恐龙喜欢吃什么?”“霸王龙有多大呢?”对于每一个问题,王旭日都详细解答,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知识,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 现场观众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