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范围:

工作管理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英文网站
首页 > 专题管理 > 基层动态 > 四川 >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燃烧自己 温暖别人

听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光炯之女讲述父亲的故事

2023-04-19四川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本文被阅读过1398次[推荐][打印][保存][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人物名片:

侯光炯,(1905-1996),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校长,毕生致力于创建和发展土壤学理论,开创了自然免耕理论和技术研究的先河,是我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立足于广袤的祖国大地,为改变我国“三农”面貌竭尽毕生之力,提出了“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创建的“水田自然免耕技术”助全国多个省市农业生产增产增效,其“生态防洪”“免耕治土”等学术思想为长江流域旱涝灾害根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实现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质的飞跃,为发展中国土壤科学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被誉为“大地之子”。

翻开一本老式相册,里面黑白的照片素雅陈旧但边角整齐,看得出是相册的主人平日里爱护有佳。粗看照片,你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普通的生活场景,但对于相册的主人侯啸碚来说,这是记录了父亲侯光炯工作与生活的“时光本”,弥足珍贵。

“父亲对子女的情,对人民的情,对事业的情,对祖国的情,对党的情,就像一支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轻抚旧照,侯啸碚眼里满是珍贵,一词一语将父亲予自己的点滴教诲娓娓道来。

父亲的教诲:不要好逸恶劳、贪图享受

侯啸碚是家里的小女,自打她记事起,父亲已在西南农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任职。20世纪50年代,那时的侯光炯已饱尝知识分子有志不能报的苦楚,感受到党对科学事业的重视、对知识分子的关怀,于是干劲倍增,恨不能使出全身力气将曾经耽误的时间追回来。“他对事业已达到痴狂的程度。”这是侯啸碚对父亲的印象,“一年中他有大半年时间不在家,不是教学就是开会,即使是短短在家的日子,他也总是那么忙碌,要么搞科研,要么写文章,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老师、院系领导常在家里研究工作,一直到深夜。”

这样的童年时光,对侯啸碚来说稀松平常。除了上学以外,她经常要做的事情就是接送父亲出差、再归家。但记忆里,父亲忙碌却从不放松对子女的教育。“父亲是一个严厉的人,他常用自己艰辛的成长经历教育我们不要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侯啸碚说,父亲对每一个子女都有一句“格言”作为训诫,对自己则是要求做到“万日万功”。“‘万日万功’就是父亲常说的人活在世上,每一天都要为集体、为周围的人做好事。”幼时,侯啸碚不知父亲言意,也对父亲要求每日饭前记颂“格言”顽固抵抗。

“不听不听猴儿念经!我才不每次吃饭都背呢!”

“今天你不背,我就不吃饭!”

父女僵持着,谁也不吃饭。一旁的母亲见女儿不受教,气得将碗一推,吓得侯啸碚马上站起来:“我说我说,万日万功,我一定要万日万功!”“那次,父亲温柔地安抚着我和母亲,并告诉我这句话会给我的一生带来幸福和快乐。虽然当时我不能理解,但那以后我一直谨记父亲的教诲,也从中感受到了这句话带给我的收获。”

在侯啸碚的印象里,父亲从来没有打骂过子女。有一次哥哥侯孝祖犯了错,侯光炯拿起竹尺子抽打自己的腿,并说小孩子不懂事犯错就是父母犯错,父母应该代替孩子受罚。在侯光炯的影响下,5个子女各个成才,工作出色。

父亲的“重生”:干工作就要有“三点半精神”

讲述中,侯啸碚感恩父亲的温严并存,但回忆起父亲在立志科学救国中付出的艰辛,她心里又是另一番滋味。

1971年,学校对侯光炯已没有硬性的教学安排,为将自己的科学知识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已步人花甲之年的侯光炯决定到农村去长期蹲点搞科研,把有生之年献给农业现代化建设。期间,侯啸碚因生育身体极度虚弱盼望父亲前去探望时,侯光炯以一封书信道以愧疚:“亲爱的小翼,您的爸爸已经死了,现在您的爸爸是一位只知革命、不顾一切的爸爸,我想您在看见人家爸爸眷念她们子女的时侯,一定会掉下泪来,狠狠地骂这位死去的爸爸……”薄薄的一页纸上,写满了侯光炯决心献身农业的坚毅。流着泪读完信,侯啸碚百感交集。“那时侯我有些怨念和悲伤,但冷静下来后,我对他有了另外一种情感——他不只是我的父亲,他更是人民的儿子,他已将自己融入祖国,是我们大家的亲人。”那是第一次,侯啸碚触摸到了父亲长期以来的心绪变迁,也是从那时起,侯啸碚觉得自己真正走近了父亲,真正读懂了他的一腔热忱。

依靠科学,改良土壤,发展农业,这是侯光炯毕生所求。在四川冬水田分布地区,田块一年种一季作物,生产力极低,侯光炯日夜苦攻,决心探索冬水田的改良利用。在先后扎根简阳、宜宾农村期间,侯光炯踏勘土地、指导农技、采集土样、分析研究,仅以吃饭和睡觉的时间作为休息,常常工作到凌晨三点半钟。每当科研人员劝他早点休息时,他总是说:“我们干工作就要有这种‘三点半精神’。我在时间上的本钱不多了,一分一秒都要算着用,我要利用有限之年,为土壤科学多做点贡献。”

春华秋实,躬耕细作一方田土,土壤也默默地回报着他的辛劳。

1980年,侯光炯结合自己多年来对土壤的研究心得和各地农技人员、农民群众在实践中的有益探索,提出“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创建了培肥土壤、改造低产田土的新方法——水田自然免耕技术。这一技术是强化作物与土壤中水、热、气、肥的平衡状态,从而实现耕种高产量、高品质、高种龄、高产值。往后,侯光炯和农技人员踏遍四乡八村,挨家挨户地推广讲解这一技术,并悉心指导耕作。生产实践证明,这是一条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粮食大面积高产的有效途径:大多数参与试耕的农民实现了增产,由于省工、省种、省肥,耕作效益也成倍增加,农户们眉开眼笑,敲锣打鼓地向他报喜、道谢。 自此,水田自然免耕技术像春风化雨一般传遍宜宾、遍及四川……

父亲的笃行:只有脚踩在田土上,才会觉得踏实

“土壤生万物。它忠于职守,千万年来默默地为人类奉献出粮食和其它许多财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土壤这种没有喧闹、不求索取,但求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钦佩,时时启发我进行这样的思考:应该怎样对待工作,对待生命。”这是侯光炯笔下对土壤的赞誉和痴迷。

在侯光炯眼里,冰冷僵硬的泥土是“有血、有肉、有脾气甚至有生命的东西”。诚然,泥土平凡朴实、博大厚重、不期回报,侯光炯也正像泥土一般奉献毕生精力,将创建和发展土壤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为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1981年~1983年,水田自然免耕技术在长宁县示范推广3.4万亩,当地粮食连续获得高产。1984年,水田自然免耕技术在全川示范推广15.5万亩,深受农民欢迎。1985年,省上将其作为全川重大农业措施,当年推广55.5万亩,此后更是逐年增加,南方多个省市也先后大面积示范推广,让千千万万农民受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农村进行土壤科学研究的20多年间,侯光炯几乎不分昼夜地忘我工作,恶疾悄然缠身。由于年事已高,加上眼疾逐渐加重,致使本来就高度近视的双眼几乎失明,基本生活无法自理。“父亲需要写书信时,就自己口述,由助手记录;调研时,由人搀扶着下田,看不到就靠摸,再听助手的汇报来了解土壤性质和作物长势。”在这种情况下,侯光炯还是不顾领导和子女的劝阻,依旧坚持在农村搞科研。侯啸碚回忆说,父亲只有开会或讲学才短暂离开,就连春节也是在农村和农民一起过,为数不多的团聚都是在大家的哄劝之下才勉强回到城里来。“他就是这样‘固执’的人,对农村充满了感情,他说自己只有脚踩在田土上,才会觉得踏实。”

1996年,侯光炯病情恶化,饱受折磨的他却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中秋那天,侯啸碚到长宁探望,当看到父亲因胸腔积水而肿胀的身体和疲惫衰老的面容时,她崩溃大哭。“那一天我们谈了很多,我一再请求父亲到医院认真治疗,但还是没能劝服他。”在91年岁月的尾声,侯光炯还在带领科研人员拟定着下一年的研究课题,他将全部的爱、全部的精力、全部的智慧,无遗地交给了这片土地。

“我对他永远充满了爱戴和敬佩。”侯啸碚淡淡地说着。

讲述人之声:

父亲曾说,建立中国自己的农业土壤科学,需要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他不过是一个走在前面的探路者。在土壤科学研究上,他倾其一生,也寄希望于后人,殚精竭虑地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国家有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在各自的科研领域接续奋斗,我想父亲在天若能知晓应该会很高兴、很欣慰。在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活动中,父亲作为120名在川工作过的科学家代表之一入选,再次将他在科技兴国的征途上努力奋进的精神重新振奋。至此,我想替父亲感谢在他研究土壤科学时给予帮助的领导和师友们,谢谢大家的关心关爱,也祝福祖国越来越好。侯啸碚 

文章主题词:
评论
称 呼:
评论须知
  • ★ 在本网发表言论,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有关法律法规;
  • ★ 请勿发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言论;
  •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 在本网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评 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