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眼泪变成雨水就能落下来。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金色九月,暖意犹存,在经历连续几天的秋雨冲刷后,9月24日,青城呼和浩特迎来2014年“童梦圆”青年营内蒙古分营活动。来自河南、山西、内蒙古三省区非正规教育项目推选出来的60名青少年代表在各省科技老师的带领下,携手青城,共“圆”“童梦”。
尽职尽责,助力“圆梦”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05年世界儿童状况》中,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开篇中写到:“在全世界20亿儿童中,几乎有一半儿童的童年状况完全不同于我们的想象。贫穷将孩子们的尊严拒之门外,威胁着他们的生存并且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开营仪式上,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单长勇表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每一个青少年成长为积极、有素质的社会公民,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30多年来,中国科协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的非正规教育项目,致力于推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青少年教育与发展,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生活技能。“童梦圆”活动让青少年有机会实践、体验在项目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非正规教育项目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受到广大青少年和家长的欢迎。希望营员们珍惜机会,积极参与,多听多看多学,收获友谊,收获知识。
内蒙古科协副主席闫伟对该项活动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并对活动带来的影响充满期待。他说,过去几年,在中国科协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指导支持下,在奥迪公司的爱心资助下,内蒙古开展了非正规教育合作项目,通过建设农村青少年学习中心,组织开展文体、健康、生活、职业等知识技能培训,累计近万名项目地区的农村青少年从中受益。希望青少年朋友珍惜这次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增进友谊、分享快乐,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同时希望河南、山西两兄弟省的各位师生对内蒙古“童梦圆”青年营活动建言献策,留下宝贵意见。
据了解,从2006年至今,“童梦圆”青年营活动已在县、省和全国层面成功举办了近百场,有6000余人次的青少年参与活动并从中受益。
分享喜悦,共筑“童梦”
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走进科技馆、第一次与他乡的伙伴分享喜悦……这对大多数参加“童梦圆”的营员来说,无疑是一次特殊的难忘经历。来自河南省的营员田鑫鑫告诉记者,生长在小县城的自己因家庭条件所限,从未到过科技馆,参加这次“童梦圆”活动,让自己第一次走近神奇的科幻世界,感觉特别新鲜。“在这里,可以认识很多朋友,见到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学习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谈到这次活动的收获,小姑娘腼腆的脸上难掩兴奋之情。
活动现场,心手相连、智勇双全、爱心接力、蛟龙出海,这些火热的友谊比赛,挥洒着营员们飞扬的青春激情与力量;3D打印艺术、巨型翻转棋、周一预算棋、巨型困鼠游戏、巨型索玛方块,这些新奇的科技体验,引领着营员们用探究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去思考。大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瞬间,并通过微信平台把所见所闻所想和同龄伙伴分享。
由于营员们来自不同地区、成长于不同环境、有过不同经历、看待生活角度也不同,特将三省区营员依地域、年龄、性别交叉分配到六个小组,让营员们更好地在青年营这个温馨的大家庭敞开胸怀,坦诚交流,分担烦恼,分享快乐,共同成长。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关于活动产生的直接的意义和影响,内蒙古青少年科技中心非正规教育项目主管尹可表示,参加活动的都是接受过《走向社会——生活 就业 发展》非正规教育课程的优秀营员。通过活动,让优秀营员交流、沟通、合作,影响和带动周围同龄人,提升项目影响力。同时,让教材延伸,使营员们通过角色扮演,为今后走向社会提供实践机会,将方法运用到今后学习、生活、工作中。
据悉,在接下来的4天时间,还将安排营员们参观博物院、大型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家乡美”展示活动和人生规划培训等,让青少年通过漫步历史、感受前沿、现场体验等方式,分享喜悦,携手“圆梦”。(文/王玲)(摄影/郭建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