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处处万花筒活动项目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科普处与《少年科学画报》杂志社联合开发的青少年学生课外活动项目。
处处万花筒活动项目的基本特点是:基本原理易于掌握,具体制作千变万化,品质追求永无止境。
意义价值
本活动项目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特定意义 万花筒作为一项民间玩具,制作简单而内涵丰富,更重要的是有无限的发展空间,通过合理的设计、组织和引导,开发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需求的学习活动,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各项潜能,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各项综合素质。
(二) 教育意义 为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减轻学生负担,设置和推广适合学生课外活动的项目,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科技馆等课外教育系统凭借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提高课外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含量,在指导学生玩的同时,也让学生学到了有用的知识、锻炼了有用的技能、开发和培养了潜在的爱好和兴趣。
(三) 研究价值 成功而有效地执行本活动,可为教育理论研究者提供深入研究课外活动的有意义样本,也可为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团队合作等教育提供很好的参考模式。
组织管理
处处万花筒活动项目通过系统地组织管理工作,创造宽广有效的交流学习平台,营造处处制作万花筒的氛围,让孩子们通过自制万花筒,发现活动的有趣、发现自己的才能、发现世界的美丽。本活动项目在组织和管理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适合大范围推广:灵活——不受场地限制,适合课外活动;简易——只需知道基本原理即可操作;有趣——操作过程充满趣味,作品内容无雷同;便宜——材料成本可以控制在极低的价位;丰富——不仅不受地域限制,而且可以因地制宜,开发地方丰富多才的素材,反映地方的特色文化。等等。
2.含多项知识技能:包括工艺、工程、技术、材料学、力学、声学、光学、数学、信息技术、环保、地方文化等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可开发综合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应用能力、测绘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团体协作能力等。
内容程序
(一) 工艺研发 成立权威的专家研发队伍。进行技术鉴定标准的制定、基本材料的选定、相关学科知识的延伸和探索。
(二) 宣传工作 建立具体网点、有重点有次序地建设网点,并保持细致有效地沟通和联系。媒体宣传介绍工作适度有序。
(三) 培训工作 培训分为初级培训、中级培训和高级培训。前期重点开展初级和中级培训,做好活动的初步推广工作。后期重点落在提高活动质量方面的中高级培训、合作和交流。
(四) 作品交流 在各级培训工作之间安排作品交流会,通过实践、结合各地具体情况,互相学习长处,精益求精。与此配合,进行高水准的国内国际间年度作品展示会,展览、宣传并收藏优秀作品(收藏于相关馆所内)。
(五) 活动经验 征集各课外活动场所课外进行万花筒活动项目的经验和体会,征集相关论题,组织参加相关课题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
在内蒙试点的活动介绍
根据万花筒活动的特点,设计时限为80分钟的活动内容。目标是通过80分钟的学习活动,初步了解万花筒的基本特点,并对万花筒制作和设计产生持续的兴趣。
活动内容:包括万花筒历史背景简单介绍、万花筒成品介绍、万花筒制作的材料介绍、万花筒制作的原理的介绍、万花筒制作的拓展和思考。
时间分配:学生在前40分钟,了解万花筒的大致背景知识,并亲自体验制作万花筒的过程,了解万花筒最基本的结构和原理。学生在后40分钟,了解关于万花筒制作的拓展内容,评价自己和他人制作的万花筒,并提出自己下一个万花筒的制作设计构想。
活动方式:活动指导老师通过指导性讲解和演示,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参与。
相关图片:
工艺师讲解万花筒

工艺师指导和示范1

工艺师指导和示范2

亲子共做万花筒

基本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