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作为全国科普日北京地区特色科学体验活动——以“电影的科学·科学的电影”为主题的首届北京国际科技电影周的活动之一,首都科学讲堂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师大教育学部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岩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为公众作了名为“水与科幻”的特别专场科普讲座。
“和科学家相比,文学家更早地认识了水和记录了水。”谈到水的文学和水的科学对比时,吴岩告诉现场的听众,科学是17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而文学这种认识事物的方式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童年。在各国上古神话中,洪水泛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主题,我国古代神话有“共工折柱、女娲补天”,国外有《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科学中的水是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如果有一个可以看出水的特殊镜子,人们基本都是水人。因此,感性的文学以及理性的科学有很大的差别,然而,“文学和科学无法相互代替,两者之间需要对话,而科幻就是文学和科学对话的一种特别形式。”
“水科幻作品里面告诉我们什么?水科幻揭示了文学认识方式关照下的水,也展示人类对水与自身关系的担忧与向往。还提供多种方案,探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吴岩总结,水科幻作品体现了四个最重要的内容。首先是包容生命,体现水的博大;其次是见证死亡,体现水的持久;第三是祸福相依,体现水的变化;第四是真伪莫测,体现水的神秘。依次以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多丽斯·莱辛的《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和韩松的《红色海洋》、潘家铮的《子虚大坝覆灭记》、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索拉里斯星》为例,体现了科幻作品独有的价值。
讲座结束之后,现场观众还一同观看了《深海火山》和《非洲探险》两部巨幕和数字科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