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会友 成长搭梯——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河北代表队收获满满
8月15日至19日,由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等单位承办的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内蒙古工业大学隆重举办。河北代表队凭借精心准备、饱满热情和出色发挥,成功斩获“未来宇航员”问天奖、“码高杯”创新人才奖、正天工程创客优秀奖和格科专项奖等10个奖项,充分彰显了河北青少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勃勃生机。


本届大赛以“勇担时代使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来自全国35个少年组代表队、22个青年组代表队以及18个国际代表队的近700名青少年精英同场竞技。河北代表队由河北省科技馆通过第39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严格选拔组建,来自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的向浩鸣、唐山市第一中学的郑恩和、衡水中学实验学校的刘钰轩、邯郸市第一中学的闫雪纯和雄安容和第一高级中学的高尔玺5名选手代表河北参赛。

团体赛

个人赛

双选会

以赛会友
作为大赛改革元年,本届大赛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核心目标,设置个人和团队动手实践挑战任务,任务内容突出科创实践精神,紧扣国家战略,涉及柔性电子技术、绿色低碳智能储粮、隐蔽信息嵌入与识别等多学科领域的科研产业一线“真问题”。重点考察参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大赛首次实施“青少年成长支持计划”,以双选会的形式,现场40家社会机构为国内外青少年提供学术交流、研学参访等机会。从“比作品”到“育人才”,从“给奖项”到“搭梯子”,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勾勒出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在赛会同期举办的科技自立自强主题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劲松、中关村实验室教授安达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普报告团老师孙善明分别作专题讲座,结合各自领域的前沿动态,展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中国科学家创新成果,激发青少年的报国热情;闭幕式上,全体选手共同欣赏了音乐诗剧《脊梁》,深刻感受了科学家们胸怀祖国、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此外,河北选手还参与了破冰活动、参观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和蒙草种业中心、“学长说”创新故事分享会、国际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39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年组关联赛事,历经形式审核、初评、科学伦理道德审查、终评、综合素质测评等多个环节,最终共评选出5名15至17周岁的选手参加国赛。(文/图 刘燕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