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学营 | 马龙区第一中学高校科学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学营活动纪实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有关要求,促进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相衔接,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厚植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沃土,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的通知》科协办发青字[2025]17号)要求,马龙区第一中学积极开展以“创无界·见真知·造未来”为主题的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

7月13日到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当晚指导老师召开安全保障会。随后,逐日班、铸芯班、觅音班三个班分别组织了破冰活动。


7月14日上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网安大楼B101报告厅举行开营仪式。开营仪式后,营员们前往工程训练中心参加RoboMaster 机甲大师表演与科普体验活动。活动由西电iRobot 机器战队策划组织活动中,营员们参与工程机器人、“飞镖"机器人现场实操体验。下午,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剧说风华”原创红色剧本杀——《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营员间组队进行。《永不消逝的电波》以革命烈士李白先生的故事为原型,结合眼下新时代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剧本杀形式创作而成。晚上举行科普知识竞赛,竞赛内容涵盖物理、生物、天文等学科,通过必答、抢答等环节,激发了同学们的科学兴趣。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参赛选手展现了扎实的知识储备与团队协作能力。




7月15日上午踏入AI+教育中心,在讲解员引导下,营员们进一步认识到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时代高校教学、科研与管理,构建“智慧校园”新生态。接下来在校史馆与博物馆中,泛黄的文献与斑驳的通讯设备,无声讲述着西电人科技报国的坚实足迹。下午,我们到南校区竹园公寓3号楼一层大厅参加针脚的时光--“绣意拾光”戳戳绣活动。经纬织梦,戳绣成诗。戳戳绣是非遗技艺的年轻化表达,活动现场,针尖律动,绒彩交响,于一戳中体现巧思,在一绣里展示风采。傍晚时分一场盛大的社团嘉年华揭开序幕,同学们以热爱为锚,搭乘青春航班,穿梭于不同社团的奇妙世界。西电大学生艺术团、小觅音电声乐队、介四相声社轮番登场,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7月16日上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曲家慧老师为师生带来题为《秦岭全域数智化保护》的精彩讲座。曲老师首先介绍了被誉为“中央水塔”和“生物基因库”的秦岭概况,指出当前秦岭生态治理存在的“五乱”现象及自然灾害威胁等问题。下午,学生分组参与蓝牙音响制作实践课程。在高校导师指导下,学习电路焊接、模块组装及调试技术,最终完成个性化音响作品。晚间活动别开生面。学生以甜杏仁油、保湿剂、植物精油、乳化剂等为原料,学习护手霜的乳化原理与制作工艺。



7月17日上午,师生们走进秦岭保护总站,开启生态科技研学之旅。下午举行了别开生面的红色运动会。傍晚的"红色电波"雷达捉迷藏活动将科技与党史教育完美融合。同学们分组使用无线电测向设备,寻找隐藏在校园各处的"红色电波"信号源。每个信号点都设有党史知识问答关卡,最终获胜组成功破译了《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经典密码。



7月18日完成《未来的角力》未来之城机器人对抗挑战赛。上午,进行组装实训:西电导师讲解机器人机械结构、传感器原理及动力系统设计,学生分组协作,完成机器人底盘搭建、机械臂安装及电路连接,体验从零件到成品的完整组装流程。下午,编程实训:学习基础控制逻辑(PID调节、路径规划),通过Python/Arduino为机器人编写自主对抗程序。晚上,小组对抗赛和闭营仪式。




当对抗赛的机器人落下最后一道指令,当红色电波的密码在少年掌中解锁,马龙区第一中学高校科学营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圆满收官。六日征程,学子们以双手叩响未来之门。科技的真知从无边界,创新的火种必落热土。虽已暂别,但星河已为少年点亮。这群一直在路上的追光者,终将把西电的科技密码化作马龙晨曦中最炽烈的电波,在长河奔涌的时代里,赓续永不消逝的中华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