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创意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生活的魔法师。今天的【青春创想理所当“燃”】,我们带大家去认识一位用声音点亮生活的创想人,她就是2012年山西省青少年科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黄佳琦。
青春创想人 北京电影学院 研究生 黄佳琦:“大家好,我是黄佳琦,现在是北京电影学院2021级声音创作专业研究生。我从小学时就已经有了发现身边一些有趣事情的想法和动机。”

青春创想人 北京电影学院 研究生 黄佳琦:“初中发明了‘便携雨衣’,还有‘叫醒闹钟’,从上方掉下一个水壶,如果人没有醒的话,会被泼一脸水;高中的时候,因为学了一些科学的知识,就会涉及到各种离子对小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大学会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发明了‘杯盖上有控温’,随时可以喝到多少度水的发明,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青春创想人 北京电影学院 研究生 黄佳琦:“我的生活有点像开盲盒,从很小的时候就与声音有了不解之缘,会发现每一块石头摔在地上的声音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有音调的;洗衣机上的水阀,那个“吱扭”的声音,有一些小诡异。我其实非常享受这种感觉。我现在的专业与电影中特效相关,它是一个可以被称为‘拟音艺术家’(Foley Artist),是电影声音创作后期制作中的一个环节。自然界的声音频率是非常丰富的,在声音制作里面获得最纯粹的原始素材是非常重要的,拟音棚会减少掉很多其他的声音干扰项,只拾取我们想要的那个声音素材。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声音特效中的一个分支:水下录音。”

青春创想人 北京电影学院 研究生 黄佳琦:“像我们平时工作环境拟音棚,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杂货铺,或者是大家不要的垃圾收容站,但是我们都会把各种的一些材料、物品变废为宝,板凳声可以变为怪兽声音的原素材,小鳄鱼的叫声可以变成机关枪武器的效果。”

青春创想人 北京电影学院 研究生 黄佳琦:“在电影的实践创作方面,我有很多短片都获了一些奖,讲述西藏题材的纪实短片,需要去了解当地的声音特征,比如牲畜脖子上系的铃,或者经幡的声音,这种特殊的声音只有当地才有。生活中很多不经意、司空见惯的事情,对学弟学妹们来说去培养一下自己善于发现生活中身边小事的一种习惯,多听,一定要多去锻炼你的耳朵。要不断去尝试,坚持不懈,去克服那100次,得到第101次的最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