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范围:

工作管理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英文网站
首页 > 走进营地 > 分营文章 >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

身伴观天巨眼,梦随瞭望苍穹

——天文专题营营员参观兴隆观测基地

2014-07-22天文专题营本文被阅读过3679次[推荐][打印][保存][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7月22日下午,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天文专题营营员从北京出发,前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进行参观。经过短暂的旅程,营员们抵达兴隆基地。呼吸着山区新鲜的空气,营员们发出了阵阵的欢呼。这欢呼中分明能够感受到大家对于自然的亲近,对于科学的渴望。

  在兴隆观测基地,由国家天文台志愿者带队分组参观了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和郭守敬望远镜。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于1989年安装于兴隆基地并投入使用。它被誉为中国天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曾经是国内最大、也是远东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在2.16米望远镜圆顶内,由陈颖为老师为营员们进行介绍了该望远镜的性能参数,机架构成以及终端仪器。陈颖为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也讲授了一些基本的天文知识,包括地球的自转于天文观测的联系、赤道仪地平夹角与观测站地理纬度的关系、观测地气候天气对天文观测的直接影响等。营员们也踊跃的提出了多个相关的问题,例如望远镜是如何跟踪观测同一天体目标、望远镜如何进行日常维护、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于望远镜本身的影响等。这些问题都由陈颖为老师进行了一一解答,现场互动氛围异常热烈。现场讲解结束后营员们又来到了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室外环廊,在环廊处可以俯瞰整个兴隆基地,又能够眺望远处的燕山山脉。营员们纷纷在此处拍照留念。


图为2.16米望远镜内部结构


图为郭守敬望远镜


图为陈颖为老师在讲解2.16米望远镜


图为翟萌在讲解郭守敬望远镜

  在距离2.16米望远镜不远处便是著名的郭守敬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又称为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是一架视场线直径为5度横卧于南北方向的中星仪式反射施密特望远镜,它的光学系统包括:5.72 米×4.4米的反射施密特改正镜MA(由24块六角形平面子镜拼接而成),6.67米×6.05米的球面主镜MB(由37块球面子镜拼接而成) 和插有4000根光纤的焦面板三个部分,创新性地做到大口径兼具大视场,是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在进入到郭守敬望远镜内部以后,由兴隆基地的翟萌老师给营员们进行了讲解,包括LAMOST结构示意图和光路图、世界领先的天文技术创新之处、子系统组成、MA的创新结构及工作原理、焦面上光纤结构的工作原理等。营员提问十分踊跃,翟萌老师都一一给予解答。

  晚7点半,营员们又来到了兴隆基地中心楼会议室,听取了由翟萌老师关于兴隆、关于天文、关于宇宙之美的报告。具体介绍了天文台站的选址条件、兴隆观测站的选址过程、北京天文台及兴隆观测站的发展历程、国家天文台的成立与组成单位、兴隆观测基地的基本信息与布局风貌、主要科研方向、现有望远镜设备介绍、兴隆观测基地的发展目标与方向等。报告结束之后,翟萌老师带领营员参观了科普展厅,介绍了中国天文台站分布图、兴隆观测基地沙盘模型、退役的观测设备展品等。最后以观看中国天文学会90周年纪录片结束一天的参观学习活动。


图为营员们在会议室听报告


图为翟萌老师介绍展厅

  经过一整天密集紧凑的活动安排,营员们在感到劳累的同时,也感到很欣喜。通过本次活动大家进一步获得了丰富而有趣的天文知识,增长了见闻、开阔了眼界。很多营员也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够接触天文知识,甚至希望将来有机会从事与天文相关的事业。
 

文章主题词:
评论
称 呼:
评论须知
  • ★ 在本网发表言论,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有关法律法规;
  • ★ 请勿发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言论;
  •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 在本网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评 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