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活动】清华大学“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各位营员,昨天小科为大家介绍了“科技创新,星火燎原”清华大学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即星火班),今天小科为大家带来的是清华大学“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竞赛简介
“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清华大学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科技竞赛,学科涵盖信息技术、基础科学、机械控制、能源材化、基础建设、人文社科等六个门类。作品评审由院系初评、校级复审和终审等三个环节组成,最终筛选出一批科技含量较高、学术性较强的优秀作品。挑战杯从作品征集仪式启动,至评审结束展览作品,总共历时6个月。该竞赛创始于1983年初,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32届。每年参赛作品400余件,参赛人数3000人次。
在 2014年4月举办的第三十二届挑战杯中,共产生了6件特等奖作品,分别为机械系的《多自由度柔性仿象鼻机械臂》、经管学院的《因地制宜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典型模式及推动因子分析》、汽车系的《自由角度无线充电》、化工系的《金属有机骨架(MOFs)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和应用研究》、化工系的《高容量柔性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以及环境学院的《污水驱动的氮磷回收产电净化系统》。
来自全校29个院系的87件作品参加了本届“挑战杯”竞赛的终审答辩。所有作品按信息技术、机械控制、基础建设、能源材化、基础科学、社会科学及实践调研等6个学科类别分8个分场进行公开答辩,其中信息技术、社会科学及实践调研各设两个分场。作品答辩阶段,每个作品的展示时间为5分钟,评委的提问时间为3分钟。评委根据作品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创新性、工作量及完成情况和现场答辩表现给出最终得分。经过选手答辩与评委合议,共产生8件特等奖候选作品。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今年的特将获得者,看看他们是如何走过自己的挑战杯之旅的。
戴亚奇,本届“挑战杯”信息技术场特等奖获得者。他先前曾和一位学长一起做过关于汽车无线充电的项目,当时就注意到目前的无线充电技术仅能对某一特定的方向进行充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创造性地想出了能量发射器和接收器自动对准进行充电的方法,而不是大家所想的360°角的全方位充电方式。在项目成立之初,由于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测量磁场的方法,他经历了数次失败,然而在收到美院门口雕塑的启发之下,他采用正交线圈检测磁场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之前的问题,最后成功的制造出了自由角度无线充电的装置。在采访时他表示:在将来,可能会有更好的实现自由角度无线充电的产品,但是他的自动对准的意识很可能会一直延续下去。目前他已经申请了一项专利,另一项专利的申请还在审批中。
他说在清华的人智商都很厉害,但他会尽量让自己更多一份恒心。他身上扛着整个化工系科协,他说压力虽大,但他会努力做好。化工系在今年挑战杯上取得的好成绩是意外之喜,他想进一步在系内推广科技创新,毕竟这个好几代人共同打拼出来的成绩非常辛苦,不能让这股劲泄下来。社工、学业和科研,他用切身行动证明了三者可以平衡地这么好。他是元喆,他投入着努力着享受着也收获着。
这就是挑战杯,挑战你能力的极限,挑战你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