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第16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还有不到1天的时间,各省市区参赛代表队陆续来到此次大赛的举办地——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完成注册报到。从25日开始,这里将会聚集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澳门以及北京儿童中心选派的497支参赛队、1400余名选手,正式开始在此次全国性比赛的擂台上一决高下。24日下午,在报到现场,我们采访了来自三个代表队的老师、教练,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眼中的“熊孩子”一步步成长为机器人小能手的蜕变之路。
见到赵春波时,他刚刚给孩子们办完注册报到的手续,作为这次的带队老师,他对于孩子们的关心和教育是时时处处、点点滴滴的。休息间隙,他一边用赞赏的语气表扬旁边的学生李雨霏,一边跟其他小队员说:“机器人的赛场上是一种比赛,赛场外也是一种比赛,是第二赛场。所以我们要记住,在合适的场合做合适的事,展现我们的风采,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这个由4名选手,1名教练员组成的参赛队,来自河北省邢台市育红小学,是全省FLL机器人挑战赛唯一的一个小学组。3年前,学校组建了机器人队,这四个小孩从2年级开始接触机器人,一直到现在5年级,利用周六日和假期的时间,从市级比赛到省级比赛,再到全国性比赛,他们一路走来。
赵春波老师与学生
在赵春波看来,这些孩子们的变化是巨大的。团队里的韩宇昭和张广森是出了名的“调皮”,“他俩人很聪明,活泼好动,以前的时候上课老是小动作不断,注意力不集中。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课堂内容他们已经差不多掌握了,自身的兴奋点老师满足不了;另一方面就是个人习惯不好。3年参加机器人方面的学习和比赛,他们改变很大。现在做事更专注了,因为有挑战性,而且对于他们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要求很高,慢慢地就能安下心来做事了。”赵春波说。
而团队里的另一名成员赵光远的情况则跟前面俩人正好相反。原来的他内向、封闭,不乐于表达,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老师分配什么干什么,从来不主动。“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我们专门指定他当小队长,然后老师适时再提点一下,慢慢地就变得成熟、有担当了。而且随着团队的成绩越来越好,他个人的自信心包括人缘、成绩等都非常好。”这些成长的足迹,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教练宋向东眼里,看着是一种欣慰和满足。
赵光远和妈妈在报到现场
赵春波把他们的团队叫做“红精灵”——“灵动、自信、专注”。
不同于其他参赛报到队伍的熙熙攘攘,肖伟平和他的两个学生安静地排队去等待工作人员安排相关事宜。这个来自山东省青岛第二实验中学的参赛队伍,总共就他们三个人。
虽然人少,但是如果知道了他们的“战绩”,你不禁要给他们点赞了。温智凯、覃思学这两个第一年接触机器人项目的初二学生,在山东省省级机器人大赛上,从20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第一名,拿到了此次参加国赛的门票。作为指导老师,肖伟平心中满是自豪。
肖伟平和他的两个得意弟子
不同于其他参赛报到队伍的熙熙攘攘,肖伟平和他的两个学生安静地排队去等待工作人员安排相关事宜。这个来自山东省青岛第二实验中学的参赛队伍,总共就他们三个人。
虽然人少,但是如果知道了他们的“战绩”,你不禁要给他们点赞了。温智凯、覃思学这两个第一年接触机器人项目的初二学生,在山东省省级机器人大赛上,从20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第一名,拿到了此次参加国赛的门票。作为指导老师,肖伟平心中满是自豪。
谈到两个学生的成长变化,肖伟平体会颇深,“从他们身上我能感觉到的最显著的进步就是做事情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在与他们接触的一年时间里,肖伟平完成了从“保姆”到“隐身人”的身份转变。
肖伟平说:“一开始时我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要再三强调和叮嘱,手把手地教,但是两个孩子肯学,下功夫。很快就能自己上手了。”虽然是暑假时间,但肖伟平经常还要参加一些教师培训和各种会议等,所以平常用于指导两个学生的时间被压缩了。“但是现在我发现,老师的作用越来越弱了,就像这次参加比赛,他们自己准备训练场地,自主安排训练时间,出现了问题先想着自己去想办法解决,我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一点提示。”对此,他高兴地评价道:“我觉得,对于两个初中生来说,他们现在养成的这种主动性和分工协作性一点也不亚于大学生。”
赛场外,小选手们就已经非常独立了
“今年我们队获得了亚洲机器人锦标赛六项比赛的5个冠军、一个亚军,在美国参加了VEX机器人世锦赛,我们是小学和初中组的总冠军,高中组的冠军,2015年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我们安徽代表队获得了VEX赛项高中组的冠军······”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的南门小学&上城国际联队以及合肥市第四十二中的带队老师陶甲骥“害羞”地介绍着自己的队伍。之所以说老师害羞,是因为老师一再对我说,“这些奖项并不代表什么,安徽的所有学校的平均水平和整体实力都很强,我们不能完全代表安徽机器人竞赛的实力,重要的是团队孩子们的努力和成长,比奖项更加可贵”。
带队老师陶甲骥
之所以会有这样优秀的成绩,除了与安徽代表队机器人竞赛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梯队式选拔机制有关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训练的刻苦和认真。“这包括两方面,”陶老师骄傲地说,“首先是老师下的功夫很大,我们安徽是各个学校组成联队联合训练,这样有利于整体水平的提升,而且小初高三个等级会有不定期的共同学习或者比赛,不同年级相互借鉴和成长。老师的带队培训几乎是一年不休,去年一个孩子是除夕晚上五点半离开训练场,大年初二我们又开始训练了。其次就是这些孩子真的很刻苦,他们非常有兴趣,也非常努力,几乎是每天都会训练到八九点,如果有比赛,可能到十一二点也很正常,最重要的是他们是自觉学习,不用我们督促,完全主动地来学习。再有就是我们的训练模式很独特,我们所有的机器人几乎都是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自己写程序独立完成的,在机器人的研发、制作、修改、维护方面,老师几乎不动手,最开始只是相应的引导,后来他们几乎就是自行解决所有的难题,这也应该是教育本身的目的之一。”
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陶老师带队参加了这么多的比赛,学生的变化全部看在眼里。“很多家长问我,学习机器人对孩子有什么帮助吗?我认为并不是说机器人的学习就是多么高端,尤其这次我们来了国科大,最先进的科技都在这里,我们只是皮毛而已。但是,通过机器人的学习,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在提升,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方式在改变,机器人的学习是与课本教学互补的。它是完全从应用推导出理论和经验,遇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这是学习方面。”
安徽参赛选手在宿舍调试机器人
陶老师强调:“最重要的是生活方面的改变,每年我都会带不同的学生参加国内、国际的比赛,如果第一次参加比赛的学生,他的行李箱就会很大,里面有很多衣服、零食等等,是很多家长不放心孩子自己出去而准备的,而第二次或者多次参加比赛之后,你就会发现他们一般只会带两件衣服换洗,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他们每天晚上都会把衣物洗好,其他时间就是主动去找队员组装和讨论机器人。他们的心态由‘我要照顾好我自己,变为我要照顾好我的机器人’。因为照顾好机器人是一个团队的责任,不能因为自己的那部分出了问题而影响整个团队。”
选手和他们的机器人合影
值得注意的是,陶老师这次带队的学生中也有高中生,来到国科大后,陶老师主动向我们详细咨询了国科大的招生政策和师资培养,他说国科大一直是他心里非常神圣的学校,“如果我的学生能考上国科大,那我必将张灯结彩、放鞭炮来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