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实验,创新体验 ——科学营四川大学分营四学院创意实验活动圆满完成
亲自动手是将所学理论转化为自我知识的最好的方式。7月21日下午,100名来自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四川分营的营员们分为4组,分别在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物理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和轻纺学院参加了极具学院特色的四组创新实验。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激发出同学们对于探索科学世界的热情。
在宁静的生命科学学院教学楼里,一组的营员们亲自动手做了鲜花染色和制作叶脉书签两个实验。面对实验,最重要的当然是安全。首先,实验室老师先给营员们讲解了实验室的安全注意事项,然后介绍了生命科学学院的概况,实验室的设置,研究内容和发展前景。在听完老师的讲解之后,同学们就进入到实验室,开始动手做小实验了。

(图为老师讲解实验)
在鲜花染色的试验中,生命科学学院谭雪梅老师先为大家介绍了常见的染色花,并解释了染色花利用植物吸水进行染色的原理。在分发了必要的实验器材后,营员们开始了鲜花染色的实验。而在等待鲜花染色的同时,生命科学学院的吴传芳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讲解了选叶的要求和摘叶的要求。通过两个生物小实验,同学们也感受到了生物科学所具有的趣味性和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

(图为鲜花染色实验)

(图为营员展示叶脉书签成果)
另一边,在基础教学楼C204教室,第二组的力学创新实验也在有序地进行着。面对力学实验,老师首先告诉同学们力学不仅仅只是纯粹的理论,在金融,生物等方面,力学同样有着很多应用;随后在实验老师讲解了制作降落伞的要求之后,同学们便开始紧张地制作降落伞了。降落伞看起来简单,但其中包含的力学知识却不少。营员们在试投和修改之间不断反复,在老师的指导和大家的协作下,最终营员们的降落伞都达到了比赛要求。在这次力学实验之中,营员们也真实地体会到了物理学知识以及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图为降落伞比赛)
第三组同学们进行的是电子创新实验。面对相对比较陌生的电子元件,同学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十分兴奋。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顺利地完成了激光传输实验和有向光纤通信系统的实验。然而当到达最后一个需要电焊组装无限传能系统时,营员们对使用电焊感到了一点害怕。但当最后的LED灯亮起时,之前的挫折恐惧都烟消云散了。

(图为老师讲解实验原理)

(图为在电子实验室里接触实验仪器)
在纺工楼里,第四组的同学们在了解完仿生技术后,就自己动手做起了扎染。就连男同学们也拿起了针线,做起了女红。 一针一线,染色清洗,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大家都做得十分认真。

(图为营员们展示自己的扎染图样)
通过一下午的实验,每一位营员都收获满满。在看似简单的创新小实验中,却蕴含着深奥的科学知识。通过自己动手体验,营员们将学到的科学知识转换为了实际成果,也对科学世界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为科学的魅力而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