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承担了中国科协农村青少年“群英计划”试点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非正规教育”合作项目、英特尔求知计划项目和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项目,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配合、资源整合的良好局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做出了贡献。
1. 中国科协农村青少年“群英计划”试点项目
2004年开始承担该项目以来,围绕农村校外青少年这个重点,按照农村青少年群体生活状态分类,针对不同情况,逐步形成了突出校外、重视校内、媒体覆盖的基本思路。指导两个项目试点旗县赤峰市喀喇沁旗和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利用好教育系统、科技系统和相关部门的资源,将教育、科技、农业、就业、扶贫、人事、法律、组织、宣传等党政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围绕农村青少年教育开展的相关工作有机统一起来,探索了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结合企业招工开展培训、青年创业就业培训、职业教育定向就业培训、农村青年科技带头人培训、在校生素质教育培训、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共培训各类农村青少年6000余人,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生活技能,参与培训的校外青少年80%以上实现了就业。发挥专家作用,编写了《农村青少年基本素质读本》、《农村青少年文明生活读本》、《农村青少年科学素养读本》等教材8000余册,组织两个项目试点旗县的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先后三次与“群英计划”项目试点云南省曲靖市进行实地交流互访活动,探讨了试点项目的运行机制和模式等方面的经验,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地方领导和社会对农村校外青少年的重视,促进了校外农村青少年综合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使一部分青少年走上了依靠技能就业创业的发展路子,培养了一批科技兴农的带头人,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
2.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非正规教育”合作项目
2006年,开始承担该项目第六周期工作。为提高项目的实效性,指导项目旗县赤峰市敖汉旗和兴安盟扎赉特旗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和队伍体系,逐步形成以学习中心为阵地、多种品牌活动带动项目开展的模式。建立健全了14个村知识信息资源中心,为每个中心配套了电脑、相机、体育器材、电视、VCD机等设备,配送图书1000册、报刊杂志11套/年,村中心累计开展社区科普宣传51次,赢得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心理、身体特点及生产和生活需要,组织开展了多样化的培训交流活动,帮助3000余人次校外青少年了解生产劳动和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获得了生活生产技能和谋生技能;每年举办自治区级和县级“童梦圆”系列拓展营活动、“我多彩的乡村生活”网络摄影作品拍摄制作活动,近500名校外青少年参与其中,有效提高了农村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培养了他们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增强了他们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的能力。
2008年和2009年,中心被评为中国科协非正规教育项目全国优秀省级项目执行单位;2010年,获得中国科协非正规教育项目组织二等奖。
3. 英特尔求知计划项目
组织全区6个盟市的24个项目执行单位,以校内课外、校外招生、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项目培训,初、中级共完成7500余人的培训任务。“节约粮食、节俭生活”、“我与农村孩子共求知”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带动了全区活动影响力和培训质量,形成了以求知计划主题活动丰富学校社会实践的活动模式。2010年成为全国“求知计划”农村试点项目单位之一,在全区4个盟市开展农村试点活动,近1000名学员参与到农村试点培训中。
求知计划项目为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课外教育,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帮助青少年学以致用。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思辨能力和信息技术技能。2005年至今,中心连续六年获得英特尔求知计划项目优秀管理单位奖;2010年,还被评为英特尔求知计划优秀主题活动组织单位。
4. “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项目
在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下,已在9个盟市和1个单列市建立了15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其中省级工作室1个,市级工作室6个,社区级工作室8个。各地“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区资源,组织学校和社区青少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和英特尔求知计划主题活动、机器人竞赛培训活动、科技小竞赛活动、工作室进校园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不断探索资源集成、共享的发展路子。使广大青少年更多地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丰富课余生活,成为孩子们欢乐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