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范围:

工作管理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英文网站
首页 > 新闻报道 > 基层动态 > 河北 > 其他活动

学科竞赛获奖者追踪 | 张一航:薪火相传,从竞赛生到引路人

2025-10-30河北省科学技术馆本文被阅读过89次[推荐][打印][保存][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编者按

多年来,河北省科协持续规划并实施了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五项学科竞赛等一系列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项目。这些赛事已不仅止步于选拔优秀人才,更逐步成为塑造未来科技领军者的重要摇篮,成为探索科创人才培养规律、反思教育本质的重要实践。

今年以来,我们启动了对五学科奥赛往届获奖选手的追踪工作,旨在将关注的视线延伸至赛场之外,以更长周期、更广维度的发展视角,回望、记录并解读这一群体的成长路径。他们的经历,既是对个体奋斗的鲜活写照,也是政策引领与时代机遇交织共构的生动见证。

人物简介:张一航,第2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一等奖获得者。2015年毕业于河北衡水中学,20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HiChO化学竞赛创始人。现就职海亮教育任职化学竞赛教练,曾获第35~39届化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偶然发现“化学之美”

回想当年选择化学竞赛,有很多偶然。当时学校准备开设学科竞赛课程,向有意向的同学们征集学科志愿。凭借兴趣,我的第一志愿填报的是物理,第二志愿是化学。我的测试成绩不算特别好,恰好我的班主任是化学教练,他觉得我适合学习化竞,就把我选了过去。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既然选了,就好好学。现在回想起来,去学习物竞大概率会被各类大神碾压,化竞确实是最合适我的,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化学竞赛的学习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仍然记得,第一次看到《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时的激动,抽象的元素符号背后原来是颜色多彩、用途广泛的物质;无机化学让我看透化学反应的本质,理解焓变与熵变的博弈;结构化学将我带入分子尺度的建构世界;有机化学让我看到有机合成方法与改变世界的分子,如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合成等。

在挫折中寻找“通关秘籍”

学习竞赛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第一年的学习中,我的成绩并不突出,第一次参加初赛只获得了三十几分,如今回想起来只记得在考场上大脑一片空白。在第二年的学习中,我做出了一些改变,一年后第二次参加初赛时,我拿到了87.5分,是河北省第6名。在第二年的学习中,努力当然是必要的,除此以外我认为做出的最重要的改变是对知识要多做深入思考。

深入思考,通俗点说就是多琢磨。深入思考不是钻牛角尖,我认为一方面是从多角度理解知识,另一方面是要去搭建知识的体系,将化学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比如,原子结构在初学时一直是无数学生的噩梦,但实际上,可以通过氢原子光谱-玻尔模型-氢原子量子力学模型-类氢离子与多电子原子轨道能量这样的顺序整合成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再比如,有机反应机理很多很难记,但我们从反应机理类型、试剂和基团亲核性亲电性的角度出发,会发现Baeyer-Villiger氧化,Cannizzaro歧化,quasi-Favorskii重排,Brown硼氢化氧化…等反应,在机理上就是一类反应。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形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后,有时候会发现某个知识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原来这些知识是相通的,这时会有柳暗花明的顿悟,体会到独属于自我的高级的乐趣。

决赛前,我在本部备考,班长从当时的南校区托人带来一个信封,里边是曾经的同班同学们写给我的寄语和祝福,也是我心底里最深的一份情谊。后来我在决赛拿到一等奖,也如愿进入北京大学学习。

所以,竞赛带给我的,是一段热爱并为之奋斗的人生经历,是一幅夹杂着情与梦的人生篇章。

从热爱到使命

毕业以后我选择到海亮教育做一名化学竞赛教师,当然有现实因素,其实更重要的是,一方面,我还是非常喜欢化学,也非常喜欢教学,和孩子们讨论问题、探索知识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另一方面,海亮教育目前在做的乡村振兴、县域教育振兴工作,致力于缩小教育差异,促进教育公平。而我可以借助海亮的平台,把竞赛的乐趣带给更多地区的孩子,因为目前学科竞赛仍然是一个教育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的领域。

后来,我创办了HiChO化学竞赛的公众号并组织了QQ群,在这里我会发布原创的模拟试题、汇总历年的真题、讨论一些疑难的知识问题,希望能给想学习竞赛、对竞赛有兴趣的同学创造有利的条件,并且到目前这仍然是一个完全公益的组织。

有一年初赛结束后我这样写道:“竞赛就像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可以得以超越高中知识的范畴,窥见真正的科学。这一路走来,有遗憾,有惊喜,回头看一看,皆是风景。”竞赛在你我的心底埋下了知识与科技的种子,这颗种子会汲取养分,不断成长,终会开花结果,郁郁葱葱。

寄语青少年:

“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这不仅是个人的求知之旅,更是时代交给青年一代的接力棒,需要我们用公式推导、用实验验证、用代码构建。前路充满挑战,希望你们保持这份探索的热忱,让每个灵光乍现成为破解“卡脖子”难题的钥匙,让每次潜心钻研凝聚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砖石。这代人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愿你们能在未来科技高地上刻下中国印记。

文章主题词:
评论
称 呼:
评论须知
  • ★ 在本网发表言论,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有关法律法规;
  • ★ 请勿发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言论;
  •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 在本网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评 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