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中国科协和香港周凯旋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将于11月6日—11日在中国科技馆举行。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位“小小科学家”将齐聚一堂,展示自身扎实的知识基础、出众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良好的个人素质,接受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评审和检阅。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人才培养关系着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衰,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选拔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教育部、中国科协、香港周凯旋基金会于2000年共同创立了“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该活动通过全面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综合素质,选拔具有科学素养和发展潜能的学生,推荐到重点高校。
本届奖励活动的组织工作从2009年5月开始启动,至今已历时半年。期间,组委会共收到全国520名高二学生提交的正式申报材料。为保证评审工作的科学、严谨、权威和公正,组委会先后聘请了125名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的教授、研究员担任评审专家,经过资格审核、初评、复评等环节,最终甄选出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名学生晋级终评。
在为期6天的终评活动中,100位小选手将先后接受知识水平测试、项目问辩、综合素质考察等一系列环节的考验。由6位院士和49位教授、研究员共同组成终评评审委员会,他们将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最终将确定一等奖1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60名,并在10名一等奖获奖者中选出3位“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获得者。
在紧张严肃的评审活动之余,活动组委会还将为学生们安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11月7日,全体参赛学生将与北京市朝阳区弘善学校的100位小学生一起度过难忘的一天。上午,他们将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展青少年科学实验手拉手社会公益活动,一起动手做有趣的节纸小实验;下午,他们将携手参观中国科技馆新馆。11月8日,学生们将来到国家大剧院欣赏西方经典剧作《牛虻》。11月10日,学生们将走进中国科学院北京奥运村科技园区,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近距离感受科学研究的氛围。当天下午,他们还将与10位著名科学家展开座谈,感受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今年,我们还特别邀请了来自美国的天文学家杰奥夫•马尔西教授,为同学们做精彩的主题演讲。
终评期间,组委会还将首次增设公开展览环节,安排小选手们向社会公众展示、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此举不仅可以充分展示参赛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全面展现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还有助于加深广大公众对青少年开展科学研究的理解和认同,促使更多的青少年对科学产生兴趣,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来。
本届活动颁奖典礼将于11月10日晚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内隆重举行。届时,来自教育部、中国科协、香港周凯旋基金会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将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学生颁奖。
九年来,三家主办单位为该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汗水。教育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通过公示的一、二等奖获得者将有机会免试进入大学学习,充分肯定和培养了这些优秀的科技后备人才。中国科协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推动活动稳步持续开展,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作为组委会办公室,承担本届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香港周凯旋基金会为获奖学生提供了丰厚的奖学金,鼓励和资助这些具有科学潜质的优秀学生进入大学后继续进行科学研究,投身于自然科学研究事业,使这些立志成才的孩子们成为祖国“明天”的科学家。(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