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范围:

工作管理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英文网站
首页 > 实践探索 > 实践探索 > 全国公众信息服务门户网站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案例

基于博物馆资源的生物学教育——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小学科学教育活动实践 

2012-04-28来源:《中国科技教育》杂志本文被阅读过4242次[推荐][打印][保存][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本文转载自《中国科技教育》杂志2012年第3期)

  接待中小学生参观是博物馆最主要的科普教育手段,然而,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方式,影响了学生在博物馆中的学习体验。北京自然博物馆一直在探索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方式,例如设立“探索角”开展青少年“动手做”项目,组织“青少年自然探索夏令营”,协办“中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等。如何针对中小学生开展常态化的校外科学教育活动,是摆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面前的一个难题。2007年加入“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为北京自然博物馆挑战这个难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项目团队的前期研讨聚焦于分析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差异,讨论双方资源如何进行有效衔接。达成的共识是:应有效利用博物馆的展览、标本、实验室资源的丰富和综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博物馆科研和展教人员可以带领学生在生物学领域开展更深入的专题探索。因此,北京自然博物馆把研究人员和学校教师合作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作为项目工作的第一个切入点。 
 
博物馆教育课程探索试验

  一堂有趣的科学课
  博物馆科学课由博物馆员和学校教师共同为小学生开设,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并兼顾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具体组织流程如图1所示)。项目的设计也考虑到课堂教学与博物馆参观学习相互促进,由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博物馆员带领学生小组开展校外活动,以个性化参观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 生物课开在博物馆
  项目针对初中学生,在博物馆进行每周1次、为期2年的专题研究性学习。自然博物馆根据参与项目专家的专业特长,设立恐龙的脚印、奇妙的昆虫世界、植物世界、微观世界、保护地球家园5个主题。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包括专家讲座、动手实验、野外科学考察、观看科普片、展厅探索。
  项目把博物馆的展览、标本、实验室和专家资源转化成初中生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弥补了学校在这方面的人力和资源不足。项目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深入实践锻炼机会,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很有帮助,受到博物馆同行的推崇和学生、教师的认可与欢迎。

博物馆教育课程反思与策略调整

  2项设计初衷良好的博物馆教育课程,在执行的过程中却遇到阻碍。“一堂有趣的科学课”只与2所小学分别实施1次。除了安全因素阻碍学生跨出校门、走进博物馆以外,学校教师认为占用较多业余时间,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多次、反复讨论,只为打磨1节博物馆科学课,教育“性价比”不高。
  “博物馆科学课”项目中,自然博物馆1名科普工作人员负责活动统筹和协调,8名科研人员和3名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科普工作人员担任导师,带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标本部的同事还根据每次活动的要求准备素材。项目选取了某学校一个班级参与,虽然深受师生欢迎,但人力成本过高,所有馆员从事教育项目付出的劳动都在年度工作任务之外,这是项目最大的限制。如果能在较大范围的学生中开展普及性活动,选出对这个专题有浓厚兴趣和有潜质的“发烧友”,再组织他们在博物馆进行深入的研究性学习,也许能提高项目效益。
  经过与项目参与者的多次沟通和不断反思,我们终于找到问题的症结。人员专长与项目中的角色有一种错位:让专长于研究、熟悉展品,但不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的博物馆员直接带领学生开展科普活动;让专长于教学,不了解博物馆的教师利用展品、标本甚至专家资源,导致双方在博物馆课程中付出大量时间和心血却收效甚微。因此,我们考虑调整策略:联合科研、展教和学校教师等三方人员力量开发基于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保证项目的受益面和持续性。

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的尝试与经验

  2008年,自然博物馆与北京市崇文区教师研修学院合作,由馆员和44位高中教师共同编撰根据博物馆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案——《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基地指南——自然博物馆卷》。完成《指南》后,大家发现它存在“硬伤”:首先是没有明确地指出博物馆资源与课程的结合点;其次,缺少在馆内开展活动的具体步骤,开放的环境让习惯于课堂教学的老师无所适从;更关键是整个过程缺少学生的参与,方案的适用性和效果得不到验证。因此,一个优秀的校外场所学习指南,需要阐明如何用校外资源支持教育活动,同时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在现场进行验证实践,才能保证其可操作性。  
  2009年,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的资助下,自然博物馆着手开发《高中生植物多样性科学考察指南》,为带领学生开展户外科学考察的教师提供帮助。《科考指南》分成三个部分:关于生物(植物)多样性探究式的基本野外实验活动;拓展性实验活动操作指南;背景知识库,并配有相应的视频材料。《科考指南》的开发和编写主要由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工作人员完成,并邀请高校生态学研究人员、高中生物老师等参与。《科考指南》中涉及到的活动,有些来源于实践,有些属于创意,执行过程中还要有专业人员的参与和指导,因此,还需要补充和完善,才能方便教师使用,真正发挥其作用。
  经历了2个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过程后,我们认识到必须建立适当和相对稳定的工作模式,才能有力地支撑资源研发。2010年起,自然博物馆与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简称“教研中心”)携手开展“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活动。教研中心招募北京6个区县65位生物和科学课教师参与活动,教师在自然博物馆参观后,根据课程需要和对学生兴趣的了解,编写教学设计,然后与馆员共同完善方案:设计在展厅中的教学活动模式、设计如何增加标本资源使用、如何适时加入专家讲解。
  我们原计划征集两类教学设计:一是与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博物馆学习活动方案;二是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拓展类主题教育活动。最后收集到的作品大多数属于第一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老师不擅长设计拓展类主题教育活动,学校里这类活动的数量也较少。因此,第二类活动应该是校外机构教育活动的重点,这能发挥博物馆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自然博物馆与教研中心组织的这次活动模式成为开发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基础。活动中共征集到教学设计78份,其中24份被收录在《基于博物馆资源教学设计优秀作品集》中。

如何让博物馆教育项目走得更深更远?

  自然博物馆从多年校内外教育衔接的实践研究中发现:“合作”是开展博物馆教育项目的重要策略。为打破博物馆只能与少数学校合作的局面,增强博物馆开展中小学生教育项目的能力,既需要加强博物馆自身建设,更需要得到教育部门的支持。
博物馆自身建设有几条途径:一是提高讲解员、科普工作人员对学生学习特点的了解,按照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科普工作;其次根据博物馆展览内容设计针对性强、趣味性高的学习单,辅助学生在自主参观时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此外,在未来的展厅和展览的空间布局、内容设计时,应将接待团体学生开展教育活动作为考虑因素之一。
  要取得教育部门的有力支持,必须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动,找到与教育系统合作的突破口,做好资源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先通过探索性实验与几所学校做出成功的实践案例并总结出模式,逐步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才有可能争取到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

(作者:赵洪涛 曾筝 姜景一)
文章主题词:
评论
称 呼:
评论须知
  • ★ 在本网发表言论,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有关法律法规;
  • ★ 请勿发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言论;
  •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 在本网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评 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