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范围:

工作管理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英文网站
首页 > 新闻报道 > 媒体报道 > 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系列活动

刘洋:回眸地球是一种幸福

2012-12-17南方周末本文被阅读过8969次[推荐][打印][保存][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刘洋在神舟九号返回舱进行训练

     “我不会把非常难受的表情呈现给大家,呈现出来的都是最好的。”

     “我不是‘嫦娥’,我是‘常我’——平常的我。”

    重返地球之后,“飞天”给刘洋生活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她的微笑似乎成为中国航天的招牌,她偶尔出现在公众面前,或者在珠海航展,或者在向上海残障儿童赠送亲手编织毛衣的现场,当然,出席这些活动都需要严格审批。

    但更多的时候,她是无声无息的。她的身体至今仍处于恢复期,为此她几乎享受“国宝”的待遇。

    “离开了地球,才体验到生活在地球本身就是一种幸福。”2012年11月见到刘洋,面对记者,她语气舒缓,好像一个乖巧的邻家女孩。

   “追梦人”

    “我们面临很严酷的考验,大家是看不到的。”

    回到地球已160天,刘洋的思绪会偶尔重新回到高速运行的飞船上,看太阳在舷窗跳跃,忽上忽下。如果日出日落算一天,飞船上的一天只有90多分钟。光暗转换之间,许多细节会不断闪回。

    6月18日,地球上的深夜,刘洋安静地躺在航天椅里,没有丝毫的动作。

    这让在北京监控中心通过屏幕观察爱人状况的张华非常担心:

    “怎么一动不动?”

    刘洋刚进航校的时候,身体素质在同学中并不拔尖。她是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在那批女飞中,这曾是她的短板。她的身体是练出来的。运输机一次普通的飞行要七八个小时,没好身体,扛不下来。

    “刘洋正处在身体黄金时期,应该不会……”即便几乎陪完了刘洋进行太空训练的全过程,太空环境里许多未知的因素,仍会让张华揪心。

    那时候,刘洋正在对抗、适应着太空里的第三天。

    失重几乎是突然间就降临了。在点火后最初十多分钟里,火箭的不断加速会让航天员对重力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当第一级火箭与飞船分离失去动力的一瞬,却会让人突然怀念起被压在坐骑上的感觉。身体被猛然往上一提,船舱内原本固定的飞行手册、束缚带仿佛突然有了生命,挣脱所有桎梏,活跃了起来。

    一起活跃的还有航天员被束缚在座椅上看似平静的身体。“从超重到失重,短短的十几分钟内,人体体液分布在急剧地变化。”她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道,当神九飞船冲进太空的那一刻,她的眼睛变得红肿了,头胀、恶心、眩晕也相继袭来。

    6月19日晚,刘洋拿起了话筒,邻家女孩式的微笑重新浮现在刘洋脸上,出现在千家万户的电视机屏幕上。

    指挥中心里,张华则抑制不住泪水。通过这场视频“天地情话”,刘洋能在遥远的外太空看见亲人的笑脸,这也是中国天地之间第一次真正的“面对面”。

    为了保护航天员的隐私,“天宫一号”设有一个封闭的通话间。谈话的内容是私密的,监控中心只能看到画面,听不到任何声音。在整个谈话的过程中,刘洋边跟张华聊天,边整理舱内物品,一会儿飘向镜头,一会儿又飘回去,甚至还冲着镜头做了一个鬼脸。

    那一刻,张华心中的石头落地了。

    通话中,应张华的要求,刘洋在太空表演了“翻跟头”,第一次没有成功,后来在刘旺的帮助下,成功地完成了两个。

    “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在表达‘我很好’,消除亲人和战友们的担心。”刘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们面临很严酷的考验,大家是看不到的。我不会把那种非常难受的表情呈现给大家,呈现出来的都是最好的。”

    天上的生活,依旧留恋

    她的“飞天”,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

    “太空很美,有种语言无法形容的美。”刘洋说,最为震撼的,还是第一次回望地球的那一刻。

    “处于远离地球340公里的高度遥看地球,美妙惬意,她弧段的边清晰可见,披着一层蓝白相间的光晕……”

    事实上,这位文学青年的第一次太空回眸,并不能随心所欲。

    “刚刚进入太空的时候,我们的动作都比较缓慢,尽量避免头部运动,尤其是转身,为的是避免发生空间运动病。”刘洋说。连睡觉也不那么自由,虽然可以躺着、站着,却一定要把双手束缚在胸前,以免碰到舱内的仪器。

    有资料显示,失重状态下,睡眠中偶尔会产生头与四肢和身体相分离的错觉。美国宇航员就曾在睡梦中,把自己的手臂当成了飘来的怪物,吓出一身冷汗。

    在发射前,刘洋曾千百次地模拟微重力环境下的操作——从飞船的结构材料到太阳能电池板的修理,凡涉及飞船的任何知识都得学习。她甚至还要“识天相”,八十多个星座都要牢牢记住。一旦飞船出现故障,航天员必须通过观星判断自己的方位。

    微重力环境下,身体适应训练是主要内容。“踩脚踏自行车主要锻炼下肢肌肉,拉力器锻炼上身和肩部、背部的肌肉,下肢负压筒,保持血液循环。”刘洋介绍说。

    张华曾注意到,训练中的刘洋有时会用脚轻轻打着拍子,嘴巴有节奏地开合。张华知道,那是她在唱歌,这说明刘洋状态良好。刘洋后来说,她最喜欢唱的就是《追梦人》。

    太空生活单调,需要创造更多快乐。

    真正进入太空以后,航天员可以在舱内看电影、电视剧或文艺节目,同时相机也被允许带入飞船,刘洋在太空拍了不少照片。

    天上的生活,至今让刘洋留恋,“‘天宫’就像我们在太空的家,很温馨。”

    “我最喜欢吃天上的麻辣牛肉,还有黑色的营养片可以补充维生素,又酸酸甜甜。”刘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还把一些营养小零食带到了飞船上。

    半个世纪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的太空大餐不过是一些牙膏状的营养品,难以下咽。如今,航天食品已经种类繁多,几乎所有地球上的食品都可以做成航天食品,即使是蔬菜也可以通过风干技术保存并带上太空,使用时注入水就能迅速还原。

    航天员的一日三餐由营养师决定,食谱很平常,更不属于什么秘密,包括莲藕瘦肉枸杞粥、西芹花生或者葱花脆豆腐之类。

    “我们太空食品都挺好的,而且我们在北京的航天城会有一些航天体验营,不知道记者能不能去。去体验一些航天员训练的项目,去参观一些航天发展的展史,还有一些太空食品的品尝,这个活动非常好。”

    刘洋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我与大家没有什么不同,所有的训练科目、实习内容都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们是男航天员,我是女航天员。”

    但就因为这点不同,让她的“飞天”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

    “我国女航天员参加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可以进一步扩大载人航天工程的社会影响,展示中国女性的良好形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说。

    “平常的我”

    2013年你还会上天吗?刘洋莞尔一笑,没有回答。

    她时常想起昔日部队的战友,怀念在战斗部队的经历。听南方周末记者一一说出战友的名字,她的眼睛会一下一下亮起来。“你们应该采访一下她们”,她很认真的提出这个建议。

    进部队之前,刘洋也曾想过要当律师或者白领。

    济南空军招飞办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这个时隔八年才会出现一次的机会,刘洋的班主任帮她报名,最终让她的命运拐上了最后成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的岔路。

    这一路风平浪静,刘洋微笑着走了过来。

    四年,刘洋从航校毕业成为驻武汉空军的一名运输机飞行员。

    又十数年,她从一批优秀的中国女飞行员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就了这次举国瞩目的飞天之旅。
 
她说,她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出生于改革开放伊始之年。”在一篇自述里,刘洋这样定义自己出生的年份,第七批女飞行员几乎全部出生于1978年。

    她们当中的大多数是独生女。在选择成为飞行员时,仅是一时心动。

    刘洋也不例外。

    “新一代女飞行员有个性,有知识,很会生活。”阎建伟是刘洋所在空军部队的老飞行员,从中国第三批女飞行员开始,就与历届女飞行员共事,他也曾亲自带刘洋飞行。

    “2009年,中国开始选拔第一批女航天员,也就是国家的第二批航天员,我又幸运的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女航天员。”2012年3月,刘洋入选“神九”乘组,代号03,主要负责空间医学实验的管理。

    如今,镜头前,刘洋露出了微笑,这被视为国家的表情。

    从苏联航天员加加林,到美国的探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他们留给世人的表情也总是微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各国航天进步的最终力量,不是火箭,而是政治,尤其是女性宇航员上天,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政治价值。

    在世界上,航天毕竟是只有少数大国能够展现科研、财力和探索精神的竞技场。

    世界航天界流传一句话,培养一名航天员是等身黄金堆出来的,而“用黄金堆出来的”航天员,已经成为国家空天实力的符号。
 
刘洋最近才结束了第三阶段的恢复疗养期,还没来得及体验到一些变化,在她身边:安保严密,探亲、疗养、外训要有专车接送,出差有专人陪护,居住地的周围则装有电视监视器和人工流动哨。

    “许多战友不忍电话‘骚扰’,只能从新闻报道中关注着战友的一举一动。”远在千里之外的武汉空军某航空大队,战友、大学同窗陈宇和李凌超说。

    “我能走到现在,跟张华的支持离不开。”谈及家庭,刘洋的声音更加柔和。自从搬进了北京的航天城,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家中一切都交给了丈夫打理。

    现在……你幸福吗?

    面对南方周末记者提问,刘洋说,“我喜欢孩子,也热爱生活。相夫教子是一种幸福,但我在飞行中获得的幸福也是别人体验不到的。我没有感到累,而是很幸福——被人信任的幸福,被国家需要的幸福。”

    曾有记者打趣说,“人家都叫你‘嫦娥’,可‘嫦娥’不是航天英雄呀。”才思敏捷的刘洋立即将两个“女”字旁去掉,“我不是‘嫦娥’,我是‘常我’——平常的我。”

    “常我”,那是一种平凡的生活。刘洋每次见到小孩子,眼睛都会闪光。

    她在武汉的战友陈宇说,1999年,刘洋和张华曾打算要孩子,当时正好赶上了航天员选拔,事情便被耽搁了。

    “2013年你还会上天吗?”

    刘洋莞尔一笑,没有回答。

(作者:姚忆江 于冬)
文章主题词:
评论
称 呼:  
评论须知
  • ★ 在本网发表言论,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有关法律法规;
  • ★ 请勿发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言论;
  •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 在本网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评 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