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
站内搜索

关键词:

搜索范围:

工作管理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英文网站
首页 > 新闻报道 > 基层动态 > 北京 >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

楷模的力量是无穷的——北京科技大学分营活动巡礼

2012-08-14北京科学营活动管理办公室本文被阅读过2734次[推荐][打印][保存][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8月6日晚,在参加了一系列的科技体验与参观活动之后,北京科技大学分营的营员们终于有了亲自面对大师,聆听科学诤言的机会。


洪华教授在为营员做演讲

  晚7点,胡正寰院士报告会在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报告厅拉开了帷幕。胡正寰院士今年78岁,是轴类零件轧制专家,我国轴类零件轧制(斜轧、楔横轧)技术公认的主要开创人,为我国该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将该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突破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胡正寰院士给营员做报告

  胡正寰院士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进到大厅,见到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胡院士特别地高兴。他的报告以“毕生的追求:将零件轧制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题,着重向营员们介绍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基本情况。

  此次报告会在胡正寰院士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讲解下,营员们听得津津有味,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兴致。当胡正寰院士说到我国在楔横轧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发达国家纷纷前来购买这项技术,我国的零件轧制技术也广泛投产应用并不断创造效益时,报告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个题目不是很有意思,没想到胡老师讲得很生动,通过他的介绍,我觉得这项技术还真的挺重要。科技不能只有空洞的概念!”一位营员在报告环节结束后这样说道。

   在作完报告后,胡正寰院士和营员们一起进行了交流。很多营员面对科学大师,都不愿失去提问的机会,纷纷要求发言。对于小营员们各种各样的问题,胡院士的回答严谨求实又不失风趣幽默,引营员们哈哈大笑。在报告会结束后,营员们纷纷表示被院士的人格魅力所感染,院士的回答中饱含了对广大青少年投身科技、报效祖国的期许。西宁师大附中的朱昌坤同学说:“胡院士的报告由浅入深,让我体会到了科技的重要性,我们应从现在做起,真正让科技、科学的字眼在心中扎根,多为国家出力。”

   8月7日下午,广州亚运会潮流火炬设计者、青年学者洪华教授又为营员们带来了一场“创新漫谈”的报告会。在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上,象牙雕镂空的“潮流”火炬,以其极富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设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款火炬的主创设计者,便是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洪华。

   在报告会上,洪华教授向营员们生动地讲述了“潮流”火炬的诞生历程。他还向营员们透露,其实在2005年,他的科研团队设计的一款极具中国古文化韵味的火炬造型“竹韵”,就曾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的备选方案,同“祥云”火炬一起入选了奥运火炬方案的前四强。


营员们聚精会神地聆听大师演讲

   让营员们深有感触的是,洪华教授设计的火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上的创新。“潮流”火炬解决了燃烧系统的世界性难题,创造了面对台风侵扰“零熄灭率”的奇迹;“竹韵”虽然未能成为奥运会火炬,但却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报告结束后,一位营员在个人微博上写道:“参加科学营没几天,但是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得到的收获,却是过去十几年在学校都很难获得的,看来要增长知识,光看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多看,多做,多和前辈们交流!”

文章主题词:
    评论
    称 呼:
    评论须知
    • ★ 在本网发表言论,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有关法律法规;
    • ★ 请勿发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言论;
    •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 在本网发表的言论,本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评 论:
    验证码: